近日,山西拟取消丧葬用品的生产与售卖,向群众征求意见。丧葬礼仪是我国的古老传统,并流传下丰富的丧葬形式,那么,我国的丧葬礼仪因何而起,又有哪些具体的礼仪与改革呢?

大家好,这里是读史思古今,以已行之事思今下之意,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山西拟禁止生产、销售丧葬用品,古代丧葬礼仪有哪些、因何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人们对于死亡有着悠远的传统,因为人类的力量渺小,对于死亡有着深深的恐惧,因此,人们产生了一系列的礼仪习俗,以此来告慰亲人,祈求亲人到达了另一个世界能够“安稳”。

尽管我国丧葬礼仪的起源很早,在部落时期就有了各种丧葬形式,但丧葬礼仪的成熟真正还是在周朝,周朝中对于不同阶层的人离世后,举行丧葬的时间形式都有着明确的规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民一般都是一天入葬,而对于大夫这样的官员,则要举办三天的殡葬仪式,死后三个月下葬,而诸侯则要殡葬五天,在死后五个月下葬,对于天子则要死后七个月下葬,并且殡仪仪式要举办七天,还规定亲人在亲人下葬后服丧三年。

不仅如此,周朝还处于奴隶制社会,当人死后,奴隶主的奴隶与妻子,都要跟着一并陪葬,金银首饰更是不可或缺,甚至某些皇帝陵墓,为了避免建造者泄露墓葬的地址,招来盗墓贼,甚至还会将施工的工人一并陪葬

到了汉朝,丧葬礼仪又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政府不再强制要求家属履行怎样的丧葬规则,而是由亲属自己安排殡葬的时间、礼仪和是否服丧,而汉朝重视文化,推崇儒家,因此也产生了一系列的新型丧葬形式,如挽歌、碑文、墓志铭等,那时候的丧葬还没有宗教观念深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到了魏晋,轻理法重迷信,产生了浓厚的丧葬礼仪,而人们也认为活人生病可能是死人作祟,并要将先人的坟冢挖出来洗涤枯骨,而若是亲人的病情仍旧不见好转,就会认为是风水不好,进行坟冢的迁移。

到了唐代,是我国的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天下太平衣食无忧,并且对于前朝礼仪前所未有的推崇,这时候周朝的丧葬礼仪得到了推崇,丧葬礼仪也开始趋于系统化。

对于陪葬用品也有着明确的规定,一般是寿衣、寿帽、寿鞋、寿袜,各种金银首饰翡翠玉镯,唐代人富裕,对于陪葬品也出手阔绰,这也导致出土了大量的唐朝陵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清时期丧葬礼仪更加繁重,并与传统的孝道、人和观念结合到一起,对于殡葬礼仪的要求更为强烈。明清时期小说盛行,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纸片小人,同时明清的纸扎技艺同样相当发达,像是最常见的纸人、纸马,便是在那个时候发扬光大,成为了寻常人家的殡葬标配。

而到了近代,各种殡葬形式更为丰富,花圈、纸人等形式多样,甚至冥币还走出了国门,在国际市场受到外国人的推崇,他们觉得这种通过烧纸币向先人传递哀思的形式很好,值得推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与之相伴的,是因为各种殡葬失误,产生的森林火灾事件,这样使得殡葬祭祀产生了隐患,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搬进了城市中,在小区门口进行烧纸等行为明显不合适,具有更大的安全隐患,因此这才被明令禁止。

丧葬礼仪是自古至今留下来我们缅怀先人的形式,但若是把握不好,就可能产生各种的安全隐患,因此,不管是做任何行为,都要把持住一个度,这样才能稳定发展。

对于山西禁止出售殡葬用品,小伙伴们有什么态度,是支持还是反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