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新华访谈
陈发棣 (南京农业大学校长,江苏省花卉产业体系首席专家,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副主委)
农业科技是世界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基础研究取得长足进步,正处于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提升的关键阶段。但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要求相比,农业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
基础研究要“登高望远”,瞄准重大需求
基础研究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必须着眼于制约国家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核心问题。农业科技创新既要“登高”,敢于探索基础研究领域的“无人区”,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重大需求,深耕能够推动农业科技领域 “迭代式”突破性的关键研究;又要“望远”,直面农业与生命科学领域全球面临的风险与挑战,致力于贫困、饥饿、健康、环境、生态等全球命题,为世界人民的共同福祉,扛起推动世界农业科技进程的重任。
加强基础研究要在战略导向、目标引导、前瞻布局、稳定投入等方面下功夫,更加重视基础研究领域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涉农高校一方面要围绕关系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科领域,有计划地部署建设一批基础研究平台,进一步强化创新平台的基础研究功能定位;另一方面,发挥涉农高校的区域辐射作用,探索成立协同科技创新中心,有效精准对接国家或区域发展战略需求。
近年来围绕国家战略和创新链布局,南京农业大学统筹布局科学与工程研究、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三类科技创新大平台建设。持续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作物表型组学研究设施建设,抢占相关领域科技制高点;新建协同技术创新中心,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试验研究、重大装备研制,支撑农业产业发展;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农业生物种质资源库、野外科学观测站等公共科研平台,加强特色农作物、动物、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为“种业安全”保驾护航。依托大平台,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为指引,实现由“望天收”向“智慧作”的农业现代化转变,切实保障了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应。
以“南农三亚研究院”区域创新平台为抓手,实施“大豆南下行动计划”,打造“种业芯片”,大豆南繁育种试验亩产超500斤,远超国内平均亩产,取得突破性进展。南京农业大学通过培育更多高产、优质、广适的作物品种,扛起了国家“种业振兴行动”的一面旗。
科研大平台集聚人才、汇聚资源,助力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真正用科技破解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
多学科、团队“交叉融合”,激发创新灵感
“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学科交叉点往往就是新的科学生长点,交叉可能产生重大的科学新突破,使科技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推进农业科研领域与工、理、文、医学科的交叉,实现农工、农理、农文、农医相结合,通过学科、专业、团队之间的交叉融合,汇聚撬动农业科技创新的“新支点”。
在学科布局方面,涉农高校要凝练一批新兴交叉学科新方向,重点围绕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绿色农业、康养农业等农业基础前沿及原始创新领域,激发科研灵感、突破研究瓶颈,培育交叉原创性研究成果;在专业建设方面,以新农科建设为契机,促进新农科与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有效联动,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健康科学、社会科学等对传统专业进行升级迭代,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培养具备原始创新能力的未来“新农人”。
近年来,南京农业大学成立前沿交叉研究院,畅通自科和社科领域内部与外部的双循环,成立植物表型组学、生物信息学、合成生物学、生命健康与医药等研究团队;以“One Health”大健康理念,促进资源环境、动物科(医)学、食品营养、园艺科学等专业学科的融合,谋划食物-环境-人类大健康科学行动,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交叉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促进了学科间的相生共长,推动了专业间的协调发展,汇聚了科学研究的整体合力,为基础研究提供了创新沃土。
让科研成果“接二连三”,延拓产业链条
如果说,基础研究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最初一公里”,那么,科技成果转化则是科技创新的“最后一公里”。农业的基础研究成果尤其不能“束之高阁”,而要走出实验室、走向产业、落根大地。
要破解长期存在的科研与产业“两张皮”的问题,就要将原始创新成果与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求精准对接,围绕问题做研究、结合实际“给处方”。
涉农高校一方面要不断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不断深化改革释放创新活力,打造科技创新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另一方面,要构建校地、校院、校所、校企协同服务农业产业新模式,通过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等建设,下好不同创新主体开拓产业新路的“一盘棋”。
推动基础研究和产业发展的融合、融汇、融通,成就了南京农业大学近年来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战略为指引,渔业学院研究团队突破了刀鱼、河豚的繁育技术,实现了技术推广与农民增收的共赢,为保护珍稀鱼类及长江生态做出重大贡献;有机肥团队将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研发成微生物有机肥,通过技术转让打通产业链条,实现了以生态农业促进增产增收的愿景。
“一朵‘金’菊的旅行”是菊花研究团队产业扶贫、助力乡村振兴之路的写照。通过建设以菊花为特色的文旅基地,生产菊花产品,开发功能衍生品,推广电商模式,实现了一二三产有机融合,一朵菊花绽放一片天地、带活一方经济、富裕八方百姓。
科研与产业的“全链条”让一产“接二连三”,真正解决科研与产业“两张皮”问题,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科研工作者要坚守初心,做好科研保障
农业基础创新需要良好的科研环境,才能让科学家们潜心研究,厚积薄发。涉农高校要有尊重“探索”、包容“试错”的大胸怀,一方面通过科学有效的政策制度设计、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营造潜心向学的良好科研生态,形成可持续的高水平创新人才团队培育机制,深化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人才项目评审评价及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树立新时代科研价值观的新导向。另一方面,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沃土,要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热爱科学的氛围,要引导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坚守科研初心,厚植家国情怀和“三农”情怀,弘扬敢为人先、甘于奉献的科学家精神。
近年来,南京农业大学通过“钟山学者”人才体系,“精准化”“精细化”“目标化”集聚和培养高端人才,不断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健全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分层分类考核体系,深化代表作制度,完善同行评议,打造服务型科研组织,不断健全以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营造求真务实、淡泊名利、水到渠成的创新文化,锻造出“宁坐板凳十年冷、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科学精神,陆续涌现出一批“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科学家。
站在迈向乡村振兴的全新征程,南京农业大学将与全国涉农高校一起,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矢志农业科技创新,扎根充满希望的三农大地,坚守大有可为的广阔舞台,在自立自强上下功夫求突破,努力开创农业科技创新新局,为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力支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