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东京残奥会马上开始,相对于奥运会和冬奥会,每届残奥会的关注度都并不是那么高,但是,世界上依然有1.1亿残障人士,占全世界总人口的9%,残奥会的出现无疑能够体现残疾朋友的坚强和乐观,向上传递一种积极的信号,也让世界见识到残疾人士的力量!而每届残奥会,来自中国的奥运健儿已经连续四届帮助我国拿到奖牌榜第一名的位置,也充分体现了我国残疾人运动员的力量。

“若能恢复视力 我第一眼想见的人就是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际奥委会规定,患有视力障碍的短跑运动员必须配备一位领跑员,而出生于91年的刘翠青,就和她的领跑员徐冬林结下了深深的队友情。刘翠青因为10岁时眼疾治愈不及时,导致她失去了光明,而此时教练却发掘了她在短跑方面的天赋,于是她便成为一名短跑运动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5年,徐冬林成为刘翠青的领跑员,在他耐心地陪伴之下,刘翠青逐渐变得开朗乐观,2016年,首次参加世界锦标赛的二人就获得了4项赛事的第一名!同年的里约残奥会,在400米项目中两人以56秒71的成绩获得金牌!对于这位从未见过容貌的队友,刘翠青说“他就是我的眼睛,带我在黑暗中奔跑,如果有一天恢复视力,我第一个想见的人就是徐冬林”。

用嘴咬住毛巾出发、用头撞向终点的“无臂飞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0年出生于云南农村的郑涛,因为小时候调皮不慎触碰到高压电,导致失去了双臂,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对于生活的热爱,反而继续投身于他喜欢的游泳事业,2012年,身披国家队战袍的郑涛首次站上奥运会的仰泳决赛舞台,游出了1分13秒56的成绩打破奥运纪录,并且摘下金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2016年里约奥运会,郑涛再次刷新自己创下的纪录,以1分10秒84的成绩再夺一金,成为残奥会舞台的“无臂飞鱼”。由于没有手臂,郑涛出发时只能用嘴咬住毛巾,而终点撞线时,也只能用自己的头颅顶在终点线,看的这一幕的观众无不为之泪目。

“我要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2年伦敦残奥会男子100米决赛的舞台,在上届奥运会取得第四名的“无臂飞人”赵旭再次站上决赛的舞台,由于没有双臂,赵旭不得不用比其他选手蹲姿势更慢的站立式起跑,在起跑线上就与其他运动员格格不入。但是在起跑线上的赵旭在准备时,却冲着镜头大喊“我要飞”!一句话直接鼓舞了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的比赛,赵旭以0.03秒的优势,跑出11秒05的成绩,拿到金牌,同时创造了新的亚洲纪录。尽管命运夺走了他的双臂,但是他依然给了命运一记响亮的耳光。

“让老天爷感受残疾人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小身患小儿麻痹症的刘磊,因为两条腿没有发育好,所以小时候的他只能靠双手托着两条腿走路,这也无形之中锻炼了他出色的上肢力量。而一位举重教练发掘了刘磊的潜能,于是带他来到体校,开启了他一段新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算上16年的里约残奥会,刘磊已经连续三届奥运会夺金,一共拿到8金、4银、2铜的好成绩。或许命运并不算公平,如果有着健全的身体刘磊能够站上奥运会的舞台取得更好的成绩,但是刘磊的出现,却让老天爷感受到残疾人的力量。(iku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