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宁德时代昨晚发布了中报,增速上来看,印证了储能领域的快速发展。就利润而言,也不错了。从GW时代到TW时代,最关键的是有钱扩产,从中报数据来看,现金流非常健康,加上后续的定增计划,手里的现金是国内电池企业最充裕的。利润水平到底有多少,要等这轮大扩产之后,才可以确定。
工信昨天回函说要加速钠离子电池的标准建设。核心企业的企业标准,会演化为行业的主要标准。而行业标准在对周边标准的调适后,会变成国标。大概就是这么个过程。
钠离子电池的发展,和其他电池的发展是一样的。一方面要继续提升密度,密度的天花板在200这样。另一方面要提升循环次数,循环次数提升到五六千次水平,商用空间就大大增大。此外,便是上游的扩产,壮大供应链降低成本。
整个锂电上游领域,现在拍市值的模型是按照远期产能来的。用推测的远期产能,以一万吨对应一百亿市值来进行估值。且很多估值时间线已经推到了2025年了。时间线上,是无法推到2025年之后的,因为这个时间点,是半固态全面商用。风险量产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就能看到。半固态对整个材料用量以及产业生态都会带来一次洗牌。
至于锂的价格上涨,从周期上来看,供应紧张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按照产业界推算来看,要等到第一批扩产产能开始释放后,才会慢慢恢复供给平衡。且随着扩产的峰值到来,锂盐价格也会进入下行周期,只是有需求托着,不会回到2018-2019年那种谷底。这些话,都不是我说的,是产业咖们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