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雀花王朝(七):约翰2
(7)和诸侯关系紧张

如1212年试图推翻国王的阴谋所显示的那样,约翰和诸侯关系紧张已经有些年了。很多不受宠的诸侯来自北英格兰,被史学家称为“北方人”。这些人的个人利益和与法国的冲突无关,很多人还欠约翰很多钱。所以那场叛乱被称为“国王债务人的一场叛乱”。约翰的很多将领,尤其是他任命的英格兰行政官也参与叛乱,他们把彼此的联系看得比对国王的忠诚更重。这种紧张关系在北威尔士蔓延,对约翰在1211年和威尔士亲王卢埃林签订的和约的反对行为最终发展为公开冲突。对一些人来说,任命彼得·德·罗歇为大法官也是造成君臣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在很多诸侯眼中彼得是一个“粗鲁的外国人”。约翰1214年在法国的军事失败可能是在他统治的末年遭到诸侯反对的导火索。在布汶战败后,詹姆斯·霍尔特称走向内战的道路“直接,短,不可避免”。

(8)1214年攻法失败

1214年,约翰最后一次试图从腓力手中夺取诺曼底。他很乐观,因为他和外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四世及布洛涅伯爵瑞诺、弗兰德伯爵斐迪南构建了联盟,得到教宗的支持,且有足够的资金供养他经验丰富的军队。但当2月约翰兵发普瓦图时,很多诸侯拒绝提供军事帮助,约翰只能寻求雇佣兵来填这个空子。约翰计划由普瓦图向东北进军巴黎,奥托、瑞诺和斐迪南在威廉·隆斯佩(亨利二世的私生子、约翰之弟)支持下由弗兰德向西南进军。

战事最初很顺利,约翰在和法国路易王子的对垒中占优,并于6月收复安茹。随后约翰包围了要塞穆瓦讷的罗歇,路易因兵力较少只得放弃。安茹当地贵族拒绝和国王一起进军,约翰只好撤退到拉罗谢尔。不久,腓力在东面的布汶战役中击败奥托等约翰的盟军,约翰收复诺曼底的希望彻底破灭。他在为期六年的和约中将安茹归还法国并赔款, 10月回到英格兰。

(9)战前紧张和诸侯战争

约翰回国后数月,叛乱诸侯在英格兰北部和东部组织对抗他的统治。1215年1月,约翰在伦敦召开国会,谈论进行改革和在春季在助手和叛臣之间进行和谈。教宗意诺增爵三世寄信支持他,这对约翰很重要,为他提供了镇压诸侯和控制坎特伯里总教区总主教斯德望·朗顿的途径。同时,约翰在普瓦图附近招募雇佣军,尽管其中一部分后来被遣返,以免留下国王升级战端的嫌疑。约翰自称想参加十字军,这使他在教会法律下获得额外的政治庇护。4月,教宗的支持信到了,但叛乱诸侯也已集结。5月,他们聚集在北安普顿,宣布断绝和约翰的封建君臣关系,选罗伯特·菲茨沃尔特为他们的军事统帅。他们自称“上帝的军队”,进军伦敦,占领了伦敦、林肯和埃克塞特。约翰的示弱和妥协很成功,但叛军攻占伦敦后在约翰的王党阵营中诱发了一批新的叛王者。约翰命朗顿组织和叛乱诸侯和谈。

1215年6月15日,约翰在温莎城堡附近的兰尼米德会见了叛军首领。朗顿的调停努力催生了一部有和约作用的宪章,它后来被重命名为《大宪章》。宪章不仅回应了诸侯的抱怨,还形成了对政治改革的更为广泛的建议,尽管它只保障自由民而非农奴和不自由的劳工的权利。它许诺保障教会权利,免除非法监禁,加速推出正义的新税法。宪章要求组建由25名中立诸侯组成的国会负责监督和保证约翰忠于宪章,叛军撤退并将伦敦交还国王。

但约翰和叛乱诸侯都不想实践和约。叛乱诸侯认为约翰不能接受诸侯国会,将挑战宪章的合法性。他们将强硬派组成诸侯国会,拒绝像先前答应的那样撤军及交还伦敦。而约翰也不守承诺,在察觉到宪章损害到教宗在1203年和约(认可教宗为约翰的宗主)中的权利后向因诺森求助。因诺森答应了,宣称宪章“不仅可耻、苛刻,而且非法、非正义”并开除叛乱贵族的教籍。和约的失败迅速导致了第一次诸侯战争(英语:First Barons' War)。

(10)诸侯战争

叛乱诸侯率先行动:他们占领了属于朗顿总主教但几乎无人防守的战略要塞罗切斯特城堡。约翰已经为军事冲突做足了准备。他储存了资金来付给雇佣兵并保证获得威廉·马绍尔和切斯特伯爵拉努尔夫等英威边境领主们和他们的军队的支持。叛军缺少重型装备,难以袭击将他们南北分隔的由王室城堡组成的防线。约翰的战略是:孤立伦敦叛军、保护弗兰德雇佣兵的补给线,防止法军在东南登陆,然后在缓慢的摩擦战中取胜。约翰推迟处理和北威尔士疾速恶化的关系,卢埃林也在那里举兵反对1211年和约。

约翰的军事行动最初成功。11月,他在一次老练的袭击后收复了罗切斯特,史学家雷吉纳尔德·布朗称之为“英格兰截至当时最伟大的围城之一”。收复东南后,约翰分兵,派威廉·隆斯佩收复伦敦以北和东盎格利亚,约翰亲自北上经诺丁汉攻打北方诸侯的领地。两路军队都成功了,伦敦的叛军余部大部分被牵制。1216年1月,约翰进兵和与叛军结盟的苏格兰国王亚历山大二世作战,在一次急行军中收复对方占领的北英格兰领地,仅用10天时间就进逼爱丁堡。

叛乱诸侯邀请法国路易王子领导他们:路易作为亨利二世的外孙女卡斯蒂利亚的布兰卡的夫婿,拥有对英格兰王位的继承权。腓力可能私下对路易有所支持,但拒绝公开支持,路易因为参与对约翰作战,被因诺森三世开除了教籍。路易计划登陆给约翰带来了麻烦,路易会带来海军和叛军亟需的攻城工具。约翰在苏格兰抑制住亚历山大后,南下对付入侵法军。

路易王子希望在1216年5月在英格兰南部登陆,约翰聚集了一支海军予以拦截。但不幸的是,他的舰队被风暴驱散,路易没受到阻拦就在肯特登陆。约翰踌躇了,决定不立即攻击路易,也许是惧战,也许是担心手下的忠诚。路易和叛乱诸侯西进,约翰撤退,用整个夏天的时间在残余领土上重组防线。约翰见证了包括弟弟威廉·隆斯佩在内的将领开小差。夏末,叛军重新控制了英格兰东南及北部的一些地区。

(11)死于内战

1216年9月,约翰开始一轮新的猛攻。他从科茨沃尔德出发,假装解救温莎城堡,向东攻打伦敦周边直至剑桥以分割林肯郡和东盎格利亚的叛军。他北上解了林肯之围,向东返回金斯林恩,可能是督促大陆为他提供补给。在金斯林恩,约翰染上了致命的痢疾。亚历山大二世再次入侵北英格兰,8月攻占卡莱尔,南下朝见路易王子;约翰差一点截住了他。路易和英格兰诸侯的矛盾却在加剧,威廉·马绍尔的儿子小威廉和威廉·隆斯佩等人都抛弃路易重归约翰阵营。

约翰回到西部,病情加重,到纽瓦克城堡后无力行进。10月18日夜,约翰病死。很多人认为他是被毒死的。一队雇佣兵护送他的尸体到沃斯特大教堂安葬, 1232年再加上带有肖像的石棺。由其子亨利三世继位。

(12)评价

约翰被普遍地视为英国历史上最不成功的君王之一,他串通外敌、谋叛兄长、杀害侄儿、失去欧陆领土的经历使他在世时就失去臣民的爱戴。约翰在处理国际与贵族关系上犯过不少严重的错误,致使他在其治世必须花费大量心力来处理它们。甚至有说法认为,约翰失败的统治使之后的英国王室不再以约翰为男性成员命名。

但约翰统治时期的动荡并不能完全归咎于他,他与贵族间的紧张关系其实能追溯到其父亨利二世开始的王权集中措施,他闻名的兄长狮心王理查不负责任的统治也早已造成王室财力的疲敝。约翰在军事跟策略上的手腕是及格的,他的一系列法国战役虽然以失败收场但仍是法王难缠的对手,而他在内战期间更掌握著多数时间的优势。

约翰仍旧为英国留下了一些正面的影响─然而多半是无心插柳之举。作为一份权宜之计而签订、且几乎未被实践的“大宪章”在后世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更视为西方民主制度的重要里程之一;一些与贵族对立时期所订的政策则被认为为其孙爱德华一世征服威尔士打下基础。另外,利物浦港的建设也始于约翰一朝。

被誉为成文宪法之祖的《大宪章》亦是由约翰在诸侯、贵族、僧侣和民众的逼迫下所签署的法令,因此就某种意义上来看,约翰对于政治和法律还是有点贡献的。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世界民族与文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