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1月17日,试飞员葛文镛(左)驾驶歼7首飞成功。
20世纪60年代,苏联电影《蓝剑》围绕当时最先进的三角翼歼击机——米格-21研制,讲述反敌特窃取新型战斗机情报的故事。今天我们说的是同出一门的沈飞厂(今航空工业沈飞)生产的“蓝剑”——歼7。
歼7飞机是我国20世纪60年代在仿制苏联米格-21埃弗飞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具有两倍声速,可以执行截击、侦察和对地攻击等作战任务的轻型歼击机。1964年11月20日,沈飞厂开始自行试制歼7飞机,仅用了2年4个月就完成了试制歼7飞机的任务,比上级规定的时间提前了1年2个月。歼7飞机是沈飞厂生产的我国第一种两倍声速的第二代歼击机,为空海军现代化做出了新贡献。
数十年来,歼7飞机已发展出十余种型号,在20世纪70年代成为中国空军的主战装备,延续至21世纪初,支撑着空海军航空兵的编制规模,歼7飞机也是我国歼击机生产走出仿制阶段前的最后一个机型。
在1966年1月至1971年间,空军飞行员驾驶歼7飞机,屡立战功,先后击落入侵我国领空的6架美制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和7架战斗机,击落300多个在我国领空飘飞的高空侦察气球,有力地捍卫了祖国的领空和领海。
吃透米格-21
在苏联撤走全部专家后的1961年1月12日,赫鲁晓夫突然给毛泽东主席写来一封信,表示苏联愿意向中国转让米格-21埃弗飞机及P-11Φ-300发动机生产特许权,提供全部技术资料。
3月30日,刘亚楼代表中方签订了《关于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带有K-13导弹的米格-21埃弗飞机的生产特许权、技术资料和关于生产带K-13导弹的米格-21埃弗飞机方面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援助的协定》,简称“3·30”协议。
这样,中国在歼5、歼6飞机成批生产并装备部队之后,又试制生产了歼击机米格-21。这项引进是引进苏联米格歼击机系列“最后的晚餐”,苏联对华长达10年的航空技术援助也走到了尽头。
根据中苏签订的协议,三机部四局决定由工厂按苏联图样生产米格-21埃弗-13飞机,黎明厂(今中国航发黎明)试制配套P-11Φ-300发动机。
在“3·30”协议签署5个月之后,苏联有关部门便开始陆续将制造米格-21飞机的技术资料交付给沈飞厂。但公司的技术人员一核查,发现苏方故意将一些重要的技术资料扣下,特别是所提供的米格-21飞机样机的一部分零件根本无法装配飞机。这些始料不及的问题,迫使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迅速做出决定:飞机设计、制造等部门要对米格-21飞机进行全面的“技术摸透”,为自行设计新型歼击机埋桩、夯基。
沈飞厂和沈阳所的技术人员开始认真地“反设计”,根据自己在设计超声速飞机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对米格-21的技术资料进行“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一一求解。“摸透米格-21,自行设计更好的飞机”成为研制我国歼7飞机的基本指导思想。
1961年9月,米格-21飞机图样资料的翻译、复制工作开始了。根据三机部四局与国防部六院的协议,沈阳所和沈飞厂的翻译、技术员们迅速投入工作。沈阳所技术副所长徐舜寿在副所长叶正大、总设计师黄志千的协助下,全面组织领导这项任务。徐舜寿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和当时的具体情况,对复制工作提出了“全、好、快”的要求。截至1962年年末,全部技术资料翻译、复制完成,耗时一年零三个月。
在“技术摸透”米格-21过程中,沈飞厂和沈阳所做了大量极为认真细致的工作。经过3年的“摸透”工作,各设计、制造单位不仅全面掌握了米格-21飞机的设计方法和生产技术,而且靠着这种脚踏实地的科学精神,造就了过硬的技术队伍,为后来自行研制国产高空高速歼击机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成为后续我国歼击机设计制造的转折点。
从“技术摸透”到散装件装配
1962年6月,周恩来总理视察公司,召集沈阳地区航空工业企业领导干部座谈,着重研究了新机试制问题。1962年10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正式批准仿制米格-21埃弗飞机,定名为62式飞机,仿制工作列入工厂1963年的生产计划。1964年11月4日,全国统一飞机型号时改名为歼7飞机。
1962年4月至9月,1684箱米格-21埃弗-13飞机散装件、器材分批运达公司。但因包装粗糙,箱内浸入雨水,一些成品和零件已锈迹斑斑,蒙皮划伤严重。而且同故意漏掉的技术资料一样,到厂的成品有些缺少零件,有些缺少质量合格文件,根本无法装配飞机。沈飞厂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进行了除锈、防潮等处理。
根据上级提出的力争1964年国庆节前总装出8~10架歼7飞机的要求,由12人组成的装配领导小组全面指挥装配工作。
尽快将散装件装配成整机的任务极为迫切。为此,装配领导小组决定:一是总装、试飞所需的全套技术资料提前翻译和复制,并进行消化和研究。1963~1964年,沈飞厂和沈阳所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坚持科研、生产、使用三结合的原则,多次到部队调查访问,搜集部队在使用苏制米格-21埃弗-13飞机中的意见465条。根据大量试验结果,编制了苏联欠交的8大试验资料,共发出技术文件597份。经过补充,歼7飞机共有设计资料48211标准页。从复制苏联资料开始,3年多的时间,共进行了4次更改,完善了全套设计图样及技术资料。
为使北陵机场跑道能适应歼7飞机试飞,从1963年11月5日开始,空军217部队派出1952名指战员协同公司扩建机场跑道。解放军战士和干部不畏艰苦,军民携手在零下30摄氏度的天气施工,仅用8个半月的时间就加厚了跑道并新建联络道、起飞线和滑行道各一条。施工面积共计146818平方米,投资200余万元。
1964年3月31日,沈飞厂用苏联散装件装配的第1架歼7飞机(2201号),转入试飞前的地面试验工作。从散装件刚开始组装飞机时,葛文镛就被空军和三机部点名指派担任首席试飞员。4月30日,葛文镛在鞍山空军机场驾驶中国自己组装的马赫数为2的第二代歼击机升空,首飞成功。至5月7日,全部试飞试验证明,公司组装的歼7飞机性能良好。
通过15架份苏制散装件的总装、试验、试飞和包装出厂生产过程,验证了技术数据,修订完善了工艺资料,锻炼了职工队伍,为试制国产歼7飞机打下了扎实的技术基础。
试制国产歼7战机
在“摸透”米格-21的同时,公司全面开展了试制工作。
沈飞厂根据三机部关于1967年试制完成两架国产歼7飞机的要求,在消化苏联技术资料的基础上,计划于1966年6月将国产第1架歼7飞机送上蓝天。
为此,沈飞厂第一副厂长兼总工程师高方启于1964年2月发出了国产歼7飞机试制进度表;3月,发出了试制工艺总方案,全面铺开了国产歼7飞机试制工作。试制工作在没有苏联专家指导的情况下进行,工艺总方案坚持“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立足国内”的原则,充分吸取歼6飞机优质过关的经验,克服死抱框框按原文办事的教条主义做法,在尊重科学、充分吃透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规定全部工艺资料、工装图样自行编制和设计,苏联资料只做参考。
1964年初,沈飞厂全面开始生产准备工作,提前3个月完成了473.2平方米模线绘制任务,并广泛采用等离子切割新工艺切割样板,使29360块模线样板的制造周期比歼6飞机缩短了3个月。在标准样件制造中,劳动模范陈阿玉自制铣切机翼外缘的“土”机床,以机械化代替手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10倍,节约工时2400小时。至1964年10月,仅用6个半月时间就制成了全机主体标准样件,优良品率达95%,一次对合成功。全机标准样件共594项,于1965年4月全部制成。
编写歼7飞机工艺规程中,采用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研究方法,加速了编写进度,提高了编写质量。沈飞厂设计科抽出14名设计骨干人员组成歼7飞机技术协调室。并派出以歼7飞机技术协调室主任胡淡为组长的调查组,到空军第3师调查歼7飞机在部队的使用情况。他们根据部队反映的问题和要求进行了改型设计。
1965年12月21日,三机部发文指示有关厂呈报改型设计方案,并要求增大航程,改进爬升、中低空及发动机性能,以适应高空作战需要。工厂向部里呈报了歼7飞机改进方案,并开始初步设计。改型的歼7飞机在前机身左侧增加一门30毫米的航炮,带炮弹60发;增装副油箱,以加大油量等。在设计过程中,对增加的机翼副油箱等做了大量的风洞吹风试验。
首架国产歼7一飞冲天
在生产准备工作基本完成的基础上,沈飞厂于1964年11月20日投料4架歼7飞机。其中,0001号飞机供静力试验用,0002号飞机供试飞用。
1965年1月,零件制造工作开始。歼7飞机结构复杂,共有22035项零件,186项新结构、新工艺和新材料。工厂针对这些关键,迅速成立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参加的三结合攻关小组进行逐项攻关,直至掌握技术为止。
在全厂职工的昼夜奋战下,终于在1965年7月基本完成全机零件制造任务,开始飞机部件装配工作。
1965年9月28日,开始总装0001号飞机,10月14日结束。11月23日进行全机静力试验,加载到112%尚未发生总体破坏,与苏制飞机相比,强度提高7%。此后,公司先后用3个月时间,对全机34个部件做完了197种情况的静力试验,全部达到了技术要求。
在全国12个部、23个院校科研单位和三机部内166个工厂的通力协作下,歼7飞机的396项机载成品和3283项原材料,基本能够正常提供,保证了试飞用0002号飞机的试制,并于11月28日总装完毕。
1966年1月17日,第一架国产两倍声速歼7飞机由试飞员葛文镛首飞成功。从1964年初开始进行生产准备至1966年4月试飞结束,歼7飞机的试制周期为两年零四个月,提前一年零两个月完成了三机部下达的试制任务。1966年11月30日,公司自制的歼7飞机交付部队使用。
1966年12月28日,航空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在《歼7型飞机生产定型报告》结论中指出:“沈飞厂试制的歼7型飞机的全机设计资料、工艺资料、模线样板、标准样件和工艺装备基本齐全,用这些资料和工艺装备试制出的飞机,经静力、动力与飞行试验考验,证明质量良好,飞机的主要战术技术性能符合原设计要求,批生产条件基本具备,可以提供空军、海军航空兵部队训练和作战使用”,批准生产定型并转入成批生产。
国产歼7飞机是在苏联技术资料不完整,没有苏联专家帮助,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尊重科学,坚持“质量第一”,走自己的航空工业发展道路的情况下试制成功的。它的问世,不仅提高了我国歼击机制造的技术水平,而且进入了世界生产第二代歼击机的国家之列。歼7飞机的试制成功,标志着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又跃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为自行设计制造性能更好的歼8飞机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和物质基础,较为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改进、创新”的路子。
1984年10月1日,在新中国成立35周年阅兵式上,35架歼7飞机组成方队,以5架一组的指尖队形,列7组长阵,整齐威武地通过天安门上空。在1999年和2009年国庆50周年、60周年大典上,歼7系列飞机也都在阅兵空中梯队之列,飞越天安门广场碧蓝的天空,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作为中国标志性的二代战机,歼7飞机的研制生产,在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