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新型显示成为“十四五”开局之年最受关注的产业之一:从年初到目前为止,福建、上海、重庆、广东、北京等多省市纷纷发布了“十四五”专项规划,比如《福建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等,都将新型显示作为重点发展产业纳入其中。而各地在新型显示产业未来发展上,重点聚焦哪些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键词一:新技术攻关

AMOLED、Mini/Micro LED、电子纸、激光显示……当下,新型显示领域存在着多种显示技术“齐头并进”的局面,在各地专项规划中,不难看出这一趋势。不过,各地在未来技术攻关方向选择上稍有不同,比如福建着力攻克OLED蒸镀工艺、彩色电子纸、Mini/Micro LED等一批关键技术,加快3D显示、激光显示等新型显示技术研发布局;上海重点加大在AMOLED微显示、量子点等新技术领域上的布局;广东则是重点支持发展OLED、AMOLED、MicroLED、QLED、印刷显示、量子点、柔性显示、石墨烯显示等新型显示技术。

关键词二:超高清内容建设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印发的《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提出,到2022年,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总体规模超过4万亿元。在各地专项规划中,超高清内容建设自然成为一大聚焦点。比如北京提出提前布局8K技术标准,加快8K超高清视频制作技术研发,支持超高清视频与5G协同发展以及在冬奥会等重大活动的示范应用;广东则优化超高清视频显示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支持广州打造国内一流、全球知名的超高清视频产业制作应用示范基地;重庆提出持续推进超高清内容建设,快速提升4K、8K超高清视频生产制作能力。

关键词三:产业链完善

近几年,新型显示产业链、供应链建设的重要性不断凸显,统筹资源推动上下游联动,巩固强项优势,补齐产业短板,是各地规划的重点之一。比如上海市强调以金山新型显示产业基地建设为载体拓展和延伸产业链,加大新型显示材料企业布局,重点发展蒸镀设备、光学膜、基板材料、有机发光材料、电子化学品等新型显示关键装备、材料;福建省聚焦玻璃基板、面板、模组、整机等新型显示全产业链建设;重庆则推动MicroLED技术路线面板企业加快工程化、产业化步伐,吸引更多上游材料、器件领域企业和下游模组、整机领域企业集聚,持续壮大产业整体规模。

综合来看,各地专项规划在内容上基本覆盖核心材料、重要装备、芯片、器件、面板、模组、终端等产业链上下游所有环节,初步勾勒出我国新型显示产业未来发展面貌。而在一系列专项规划的支持下,中国新型显示产业的国产替代进程必将加快。作为聚焦显示外观质检长达七年的AI企业,图麟科技将继续加快智能高端检测设备国产化步伐,并通过技术融合创新与设备量产应用,进一步提升国产显示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本文图片及部分内容源自网络,如有不当,请私信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