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双减”政策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措施》,要求北京市教师实行轮岗制,跨校、跨学区流动。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新的学期,本市将大面积、大比例推进干部教师的轮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介绍,从校长层面来说,离退休时间超过5年、并且在同一所学校任职满6年的正副校长原则上应该进行交流;教师层面,在编在岗教师,距离退休时间超过5年并且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6年及以上的老师,原则上进行交流。

此举被认为是对学区房的一次终极打击。早两天消息刚公布的时候,北京当地某些学区房房价顿时暴跌,降幅最大一套房子甚至超过百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去,教师轮岗也曾经多次提起,但却没有收到实效,流于形式。

比如说,北京早在2014年就启动了一项为期7年的干部教师大规模轮岗交流项目,东城区规划新学年度参加轮岗的专任教师占全区专任教师总数的10%,骨干教师不低于骨干教师总数的20%;到2020年,参加交流的专任教师将超过全区专任教师总数的80%,优秀干部和骨干教师轮岗实现全覆盖。此外,北京市还将力争用3到5年实现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化、常态化。

2014年的改革,很快就悄无声息。时隔多年,教师轮岗又再次作为教育资源均衡化的手段提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至少说明,上一次的政策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或者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已经发挥了作用,就不必再次提及。尽管如此,有关部门再次强调了教师轮岗政策,意味着在政策制定者看来,此举有助于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然而,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我们知道,日本、韩国都实行了教师轮岗制,实行了比较彻底的教育资源均等化。但一方面,这两个国家教育系统要面对的适龄学生规模要小的多,两个国家的国土面积也相对较小,与中国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不能简单类比。

另一方面,教师是教育系统的核心力量,通过教师轮岗来实现教育公平,不是“单打一”,不能“就轮岗而轮岗”,要考虑到多重因素,加上完善的配套措施,才能收到成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优质教师不是一天养成的,没有人一开始当教师,就能成为优质教师。优质教师的培养,需要教师个人的努力、团队的协作以及学校的氛围等多方面的作用才能造就,需要以校长为首的学校领导给予大力的支持帮扶,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孕育,才能从一个菜鸟成长为优质教师。

如果实行了完全的教师轮岗,对教师培养的工作,还能像过去的校长那样重视吗?

教师是轮岗过来的,校长也是轮岗过来的,可能刚刚熟悉,就又要轮到别处,培养可能又得中断。更有甚者,反正都是轮岗的,校长们就更着眼于眼前,而不是长远,对于需要花费时间精力的教师培养,可能就不会那么上心。刚刚干出点成绩,就轮岗走掉,谁不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这对于优质教师队伍的壮大与延续,是不利的。如何在轮岗时代,还能够源源不断培养出优质教师,是政策制定者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对轮岗教师的考核管理,是教育系统面临的新问题。比如,教学效果如何检验?教师轮岗到一所学校,并不知根知底,对学校学生的情况也不能完全掌握,在传授知识、教授学生的时候,也有一个不断推倒重来的过程。在这种状态下,对教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要求就非常高。

因此,为了让轮岗顺利,还需要一整套的管理制度跟上,否则就会难以见成效。而这又带来新的问题。校长轮岗了,管理团队是否要随之轮岗,还是就地解散?一个优秀的团队聚在一起不容易,解散之后很难重建。这难道不是教育的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还有教师本身的生活便利问题。我国地域辽阔,疆域跨度较大,无论是市域还是县域,覆盖面积都比较大,如果实现全县、全市的教师、校长轮岗,离家近还好说,离家远了,交通成本和上下班的风险就会增加。

一线教师已经非常辛苦,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平时都很难照顾到自己的家庭,如果被轮岗到离家较远的地方,要么来回奔波,要么住宿舍不回家,工作的压力加上生活的紧张,教师的幸福感获得感就会下降,同样也会影响到教育系统的良好运转。

教育是百年树人,教师队伍的稳定,也是其中之义。轮岗是看上去挺美,真要实施起来,不可能“一轮了之”,要尊重国情、尊重教育基本规律、尊重教师意愿,在此基础上,形成一整套完备的配套政策和系统工程,要有顶层设计的格局,才能把好事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