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陌生人可以没有道德关怀,谁也不能说自扫门前雪不对,但是我们不能不给予陌生人道德关怀的地位,因为那样陌生人便和花鸟鱼虫无异了。”
这段话是西安交通大学心理学教授喻丰写给《摆脱共情》一书的推荐序中的内容。
这段序言将会成为令我印象最深的一段序言,并且目前看来,没有之一。
因此在我还没有看到正文内容之前,光是推荐序,就足以让我想要把这本书分享给更多读者了。
情绪上的共情,如果只发生在熟人之间,那它的存在相对于不熟的人来说,就会成为不公平的因素之一。
《摆脱共情》这本书的核心目的为:
① 大家普遍认为的共情就是对熟人,或是眼前的人无条件理解、包容,但这种共情会误导他人的判断力;
② 过度共情使得更多的他者(或是陌生人)被忽视、冷落、嘲讽或不被尊重等,于是这个人将因共情泛滥而变得糟糕;
③ 理性看待一切问题,将会改变现状,即我们可以通过理性处事,来增强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来促进世界的和谐与美好。
共情如果只发生在“眼前人”之间,那么它就称不上是善之举
我之前和身边的人不止一次提起过,我对他人的对待方式是一样的,只不过我和身边熟悉的人打交道的频次稍微高了点,仅此而已。
很多人都不理解我这种做法,然而,当他们同样被陌生人所误解、甚至欺凌的时候,他们才会感受到自己原来也是需要和陌生人打交道的。
和同事一起出行,我捡了路边的垃圾,随手扔进垃圾箱,被人认为我多管闲事“有保洁阿姨呢,这是他们的分内工作。”
和熟人吃饭,他们聊起明星的各种八卦,我提议聊点别的,然后对方开玩笑回应“偶尔聊点没用的事,可以放松一下我们的大脑。”
对于不认识的人,总是更加无所顾忌,而对于身边的人如何看待自己却总是过度关注,这是典型的利己行为。
陌生人和我们每个人都一样,都是有经历、有情绪、有感受的活生生的人,都一样在自己的人生中奋力地负重前行,谁又比谁容易呢?谁又比谁更难呢?
如果一个人在情感上很容易对眼前的人产生共情,那么他(她)忽视的就是与眼前这个人相对立的立场以及真正的事实。
《摆脱共情》原文37页
”理性共情“是对全局观做出审慎思考之后的行为,并不是下意识无条件理解”眼前人“,后者只会有意或无意地伤害更多的人(他者)。
比如很多人把距离我们生活重心很远的人(老板、明星或其他公众人物)身上发生的事情当作谈资,甚至随意评价。我个人是从不参与这样的讨论的。因为我不愿意为了维护眼前的人际关系,而做出违背自己内心的事。
同样地,也许每个人都有需要他人理解的时刻,但是往往这种单方面地、带有负面情绪地倾诉,是整个事件的不客观,那么当下共情的人只是触发了自己本能地同情而已。
辩证地看待共情时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而这些行为背后也都有其唯一的解释。
而共情是什么?你愿意对眼前这个人产生共情,就意味着你接受了他们对自己行为的事后分析,也就是他们对自己行为进行的合理化解释,并且你会对他们的“一面之词”(不论主观或是客观)动恻隐之心。
但这件事情之所以会成立,以至于你付出的时间、精力及耐心都不会成为笑柄的前提是“对方所说的一切都是客观事实”。
然而真正的事实是,每个人在为自己寻找倾诉(共情)对象时,一定会首选愿意无条件相信自己的人。
人们一旦有倾诉需求,也正是他们渴望被理解、被共情的时刻,也是他们内心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刻,这时候当你被对方倾诉时,你如何能确保对方在负面情绪缠身、且内心非常脆弱时,依旧能对你坦诚地托出全部客观事实呢?
也就是说,此时,你如果跟着对方的情绪走,你就会认定他们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的。
阿德勒认为所有的问题都和人际关系相关,那么当你对眼前的人无条件信任、支持时,你伤害他人的可能性也就出现了,因为你在不了解全部事实的基础上,单方面站了这个找你倾诉的当事者的队伍。
倾诉者因为深受负面情绪困扰,所以很难客观看待自己,但是对于被倾诉者,你是否能理性看待倾诉者身上发生的问题,将会成为主导因素。
要知道很多人之所以会经常寻找共情,就是为了让自己的观点、立场得到他人的支持,而此时,总有些他者是被这些倾诉者放到自己对立面的。
如果每个倾诉者都能顺利找到共情者,难道我们就能认为站在这些倾诉者对立面的他者就都是邪恶之人吗?
共情引起的聚光灯效应只是在维护少数提出共情需求的人
事实上,“理性共情”的人大概会在认清客观事实之后,对自己熟悉的人和素未谋面或是并未出现在眼前的他者都产生同等共情。这样的行为才是更加善良和有道德感的。
好比在医院排队等待问诊时,所有病患之间相互都不认识,但此时突然出现一名病患声称自己的状况非常非常危险,并希望能够得到大家一致的同情而为其提供“插队”、可以优先看医生的选择,大概就因为这样一个看似特殊的请求,病患们也许真的就会产生共情,并为他让路。
但是让路的同时,又有谁了解那些正常排队的其他病患的症状呢?那些没有插队需求的病患难道病症真的就不值一提吗?事实并非如此,不是吗?
然而只要有人提出共情需求,及时给予回应的人看似都是善良的人;只是大家都意识不到,这样对某一个或几个人的特殊照顾,往往会使得原本简单的状况变得更加复杂,并且剥夺了更多人理应得到的公平。
作者认为共情这盏聚光灯会带来的三个局限是:
① 当下对少数人共情,可能会在未来造成更多痛苦和伤害;
② 共情的聚焦使得你只能看见自己过度关注的人和事,也就是说,共情会被个人偏好所左右;
③ 聚焦于前期特定个体的共情,会使人目光短浅、狭隘,无法看清长远利益。
共情会引发的一些后果
有时共情会使人对当事人所做出的行为做出事后地合理化分析,以表明自己和当事人有着同样的感受。
但由于人性的复杂性所致,并不是所有能够起到安慰剂效应的对话都出自真诚。也就是说,不论一个人是否出自真情实感,他(她)都有可能说出一些暖心的话来安慰他人。
而真正能够对他人产生共情的人,也有极大的可能会因为“关心则乱”,而无法为当事人提供合理化的建议。
作者表示,如果父母能够完全站在孩子的角度上,与孩子产生共情,那么父母就会对孩子过度宠溺,以致于无法真正做出对孩子未来有所帮助和指导的决策。
如果你能看到当事者需要面对的问题和一些实实在在的痛苦,那么你就会站在客观的立场去帮助对方分析事情的原委,并给出一些对未来发展有所指导的建议。
除此之外,共情还会使我们忽视一些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比如看待新闻事件时,人们很容易关注与自己相关的某个学校、场所、行业或事件,而对于除此之外的绝大多数事件是比较无感的。
作者认为“在道德决策中,我们之所以能认识到数字的重要性,不是因为情感,而是因为理性。”而那些因为在情感上产生共情而对很多事情引起过度关注的状况,其实正是因为缺乏了理性地思考。
好比在面对一些社会新闻事件时,“1个人的死亡是悲剧,100万人的死亡是个数据。”
换句话说,就是在道德及认知的层面,你能与一个人、几个人共情,还是你能够对绝大多数人共情,你的共情对象是怎样的,你就会做出与之相符的道德建议,而这一切都取决于你原本的认知。
最后的思考
其实这本书我还没有看完,目前处在后半段的进度中,不过书中的内容的确会让我有醍醐灌顶之感,对身边的人共情,是一件相对容易做到的事;
而不去共情,完全站在为对方长远利益考虑的方向去梳理问题的脉络并给出相关的指导建议,却是一个很难达成的目标。
至少愿意花时间、耐心在他人的道德及认知上给予帮助的人并不多,更何况有这种意识及认知的人也不多。
虽然很多人表示对作者提出的观点极其愤慨,但我个人在认知层面却真的受益了,所以出于这个原因,我很愿意将这本书《摆脱共情》推荐给“有缘”的读者,希望更多的人都能意识到过度关注带来的问题和后果。
共情如果只发生在“眼前人”之间,那么它就称不上s良善之举活就是由每个复杂的人构成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s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