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逛了一趟超市,看见货架上琳琅满目的月饼包装得精美气派,各式味道都有,蛋黄的、豆沙的、肉的、冰糖的应有尽有。从几百块钱的到几块钱的,价格不一,任由挑选,于是知道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快到了。
每次看到月饼,不由让我忆起小时候分吃月饼的场景。那一种难以言表的快乐,镌刻在记忆深处,永远不会淡忘。
那时生活在农村,弟兄姊妹多,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全家人收入仅靠父母亲在生产队挣工分,平时连一分钱一颗的糖果都很难见到,更不要说月饼这类奢侈品了。但是父亲总能在中秋节夜晚,拿出用二黄纸包裹严实的几个月饼给我们全家人分享。现在想来,在当时生活拮据,物资匮乏的年代,为了准备这几个月饼,他一定是绞尽了脑汁。或用储存已久的鸡蛋换取?或卖掉部分仅能糊口的小麦?或是熬夜手编的草鞋赶场换钱?当时由于年龄小,也许根本不会关心,也因父亲去世早的缘故,至今不得而知。
小时候吃的月饼品种单一,常见的那种每块表面点缀着芝麻,内加冰糖、花生仁等,吃起来硬瘪瘪的皮还掉渣,甜的腻人,但是很香,给今天的月饼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但是那个年代对我们来说就是人间美味,至今都还回味无穷。
晚饭后,月亮初升。在小院里摆上一张方桌,父亲会变戏法的拿出用纸包得很严实的一摞四个的冰糖月饼(也叫麻饼)。透过包裹的黄色纸都能闻到它的香气。月饼似小碗口般大,油从包裹的二黄纸里渗出来,油滚滚的,看着就很诱人。刚拿出来,我们兄妹早已经围在桌子周围,眼巴巴的咽着口水。看着父亲不慌不忙用菜刀一瓣一瓣小心翼翼的切开,一个月饼大概分成四份,黑桃般大小放在盘子里,我们每人就会分到两份。分到手里的月饼还不舍得一气吃完,用手掰,一点一点品味哪月饼的香甜,生怕一下吃完了而没有品尝出难得的美味。而此时父亲,母亲只是象征性的尝一点,总是带着满足的笑容看着我们兄妹吃。
不经意间,40多年过去了,直到现在,我家还保留着中秋节家人吃月饼切块的习惯。这个时候儿子总是笑话我小气,为什么不直接拿一个吃?我说这样吃更能品出月饼的味道,中秋味道,才有怀旧仪式感。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月饼对普通家庭都不再是奢侈品,但每到中秋节,我的脑海总会浮现出儿时切月饼的场景,总能在这个时候想起那个和蔼可亲、满脸带着对子女歉意的父亲。虽然时过境迁,那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心里掠过的一丝忧伤,一丝酸楚,一丝惆怅,久久挥之不去。
明月还是那轮明月,月饼还是儿时的那种月饼,没有父亲的中秋,成了遥远的圆月,很远,很远 ……
仰望明月,时间的车轮依旧转过不停,岁月已将青涩无知的我推向了中年,此时此刻我突然之间想明白,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一生会有多少时间与亲人陪伴?只有和亲人们在一起快乐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有父母在的家才算是“家”,兄弟姊妹才会“圆”。人生的一切尘封往事,名利和金钱都不重要,没有亲人的陪伴,再多的金钱,再大的权力,再高的地位,也只是过往云烟,终究随风飘去。
八月中秋,月饼在手,我的思念已入秋。
作者简介:芦苇,原名卢伟,四川富顺人。作家、诗人、高级工程师,爱好诗词创作,有多首歌词被谱成曲在网络传唱。现宜宾某国有企业工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