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孚

中孚

.中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孚:豚魚吉。利涉大川。利贞。

[注]这一象的推法是:兼由本、错两卦卦体取象,交互演绎,而后系辞——

①“中孚”中心有信。视本卦卦体为上下正反巽合,巽为祀为孚;巽主爻为阴,两阴会聚于卦体中部,故名卦为“中孚”。

②“豚魚”:代指士庶人之祭礼。士庶人的婚、丧礼中,告祭皆荐以豚魚。这是周人的祭祀制度,周王朝建立后,仍沿袭了这一制度,《士婚礼》:“特豚合升去蹄,魚十有四”。《士丧礼》:“豚合升,魚鱏鲋九,朔月奠用特豚魚腊”。《国语·楚语》:“士有豚犬之奠,庶人有魚炙之薄”。《王制》:“庶人夏荐麦,秋荐黍。麦以魚,黍以豚”。“豚魚,吉”是说:士庶平民,祭荐豚魚,礼虽薄俭,但中心䖍敬,神感其诚,降之福祐。

象取自错卦《小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视其大象为大坎、正反巽,则坎为豕,巽为祭为魚;再视大坎为上下正反艮重合,艮为小,坎为豕,则成小豕。豕幼为豚。

文王時期,周尚为藩方封国,一直在商王朝统治之下。族源不同,祭俗亦异:商人尚奢祭厚荐,而周人以农兴业,知稼穑之艰难,故崇俭祀薄献。

③“利涉大川”:利涉,以有舟車。巽为木为舟本卦有舟象,无川象。川象在错卦《小过》。《小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象成大坎和正反大巽,巽舟坎川,合而象大船航行在大水之中,乘木有功,因此言“利涉大川”。

初九:虞,吉;有它不燕。

[注]①“虞”:此指士虞礼:父母葬后返回殡宫(灵棚)举行的安魂礼,旨在迎亡灵返宫,是凶祭的延伸,已属丧礼中吉祭(祔祭、荐祭、小祥、大祥、禫及之后四時常祭)的开始。视初九在覆(反)巽体,巽为祀。

②“有它不燕”:调笑语。“燕”,通“宴”、“晏”,义近安,安乐,闲适。“它”,读音tuó,古蛇字,用其本义(周公時代,“它”字还没有衍变成代词)。先民巢居穴处,常遭蛇虫叮咬,尤怕蛇,故白日相见,常问“有它”、“无它”。句义是:要是有蛇突然出现,那可就别想再专心一意地行安魂礼啦。巽为祀为虞为魚亦为蛇虫,故有此说。

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注]此以二至五所成大离象

为说——

视大离为上下正反震艮相对,则:震象鹤象声,正为老鹤唱鸣,反为小鹤回应;艮象山,正为山之阳,反为山之阴;震象人象爵,正为杯立,反为杯覆,共处大离之中,象泽之畔、山之下,你与我共杯对饮;推演非常精妙。而从艺术审美视角看去,这是用最清澈的语言,描画出了最纯净的意境,其格调之美,足以碾压百代文雄。

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注]“敌”:对等,相当的对方。

“鼓”:击鼓(以离象鼓,震象鼓声)。“罢”:停止(击鼓)。

六三下在震,上在反震(艮):震为击,反则为停;震为歌声,反则为泣声。

视卦体为正反震兑相向而组合成的大离象,依此言“得敌”:(六三)遇到了一个相当又相敌的对手,比喻彼此构成了一对矛盾关系,例如:这边击鼓,那边停;一方喜而歌,另一方悲而哭。语调诙谐幽默。

六四:月几望。馬匹亡。无咎。

[注]这条爻辞,辞义简明,然而却同绝大多数爻辞一样,惟因卦象辨识不精,尤其不知易象,两千多年来,一直被释读得云遮雾罩而无一正解,令人哭笑不得。其实简单——

①“月几望”:“几”,庶几,接近,不可诂为“既”。《周易》据后天八卦方位取象,惯以兑为月。视卦体为正反兑,下(正)兑为新月初生,行而至上(反)兑则月满、月圆了。简而言之即:兑覆为望。

②“馬匹亡”:二馬称匹。视卦体为上下正反兑合,再视兑为重画震,震为马,重画则成二馬(数取兑,象取震,亦成二馬)。重画震,正为二馬奔驰,反则为二馬走失(象没),即成“馬匹亡”之象。

九五:有孚挛如,无咎。

[注]“孚”:信。“挛如”:用绳索重重捆绑,使之不能脱。

视卦体为正反巽合,巽为祀为孚为绳为系,九五在其间,象被孚信之绳牢牢绑缚住,使其不能失信,当然没有过错。

上九:翰音登于天,贞凶。

[注]“翰音”:雄鸡鸣叫声,代指鸡。

上九在巽,巽为祭;又在天位(五上),故此疑指郊祭,郊祭必用鸡。小动物用于祭祀作牺,古人往往赐与别名,如称猪为“刚鬣”,羊为“柔毛”,大红公鸡为“翰音”、“文翰”、“鷐风”、“泽特”等。周人尚赤,天子郊天必用红公鸡,如周王以周公功勋至巨,特许鲁可行郊天之礼。“鲁侯(周公之子伯禽)郊以丹鸡,祝曰:以斯翰音赤羽,去鲁侯之咎。”“登于天”即升到天上。丹鸡之鸣虽然嘹亮,可上达天听,但声闻过情,又怎么可以持续长久呢!以此警示:一味信奉天命、依赖天命,而不自己有所作为,是很凶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