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在或多或少都听说过“高速轻弹”或者“美系超重弹”之类的词,那么这个炮弹的重量是多少才算轻或者重呢?那有没有正好处于两者之间的中间值呢?其实这个还真有,而且还有一个完整的计算公式,就是〈炮弹重量〉÷〈炮弹口径的立方〉,这套计算公式也被称为“弹重系数”,当最后的结果在0.5~0.55属于标准弹,而≦0.5的就是属于轻弹,而>0.55就是属于重弹。哦,对了,在计算的时候一定要将单位换算过来,一般不是用英制单位就是用公制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火炮就是更大号的枪,所以所有通过内管旋转加速飞出的弹丸都是符合以上公式。而这火炮的影响因素无非也就发射多少,弹头多重的、枪管长度的问题,所以,无论是枪管还是炮管,只要长度越长其精度和射程也就更准更远。不过像火炮要飞行的距离远大于枪,所以火炮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更多,最重要的是,像战列舰飞行那么远最终的目的是击穿对方装甲,所以像主力战舰的穿甲弹其实大多是一个大铁坨子,别看像美日末代战列舰的那一吨多的重量,但里面的装药也就只有区区二三四十公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战列舰党来说有句顺口溜叫“口径即正义,射程即真理”,意思是说如果火炮想增加威力的话,就必须增大火炮的口径,这样才能在更厚的装甲面前拥有更大的威力。这样的说法也准确,但相比之下美国人走这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那就是增大炮弹的重量,也就是后人所熟知的美系超重弹。像美系衣阿华级战列舰上使用MK-7型。在保持和北卡、南达同样300公斤的发射药的情况下,通过加长炮管以及增加炮弹重量提高火炮的穿甲能力。在0米时,由北卡南达754毫米的垂直穿深提高到829毫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超重弹的好处就在末端存速高。要知道炮弹在空气中飞行时会遇到巨大的空气阻力,特别是对于远距离炮击时,几十公里的射程会极具消耗炮弹的动能存速,但如果炮弹的重量越大,其末端存速也就越好,而且可以依靠本身巨大的重要去砸开装甲。如果炮弹轻的话,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也就越大,弹道也容易飘,像法系、意大利、苏系的解决的方法就是增加炮弹的发射药量,通过提高炮弹的初速以弥补动能损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非要举个例子说操纵蛋的好处的话,可以拿美系衣阿华级战列舰的406毫米用的1226公斤的超重弹,以及英系纳尔逊级战列舰上的406毫米用的928公斤炮弹进行对比举例。这两款火炮的弹道都是大约25000码(22.8公里)的距离上达到弹道最高点,但达到最高点之前一直是依靠炮弹的速度往上升,也就是一直在掉速度,在过了最高点之后,在重力加速度的影响下炮弹的速度会增加。所以我们就看炮弹上升阶段达到最高点的速度,这时纳尔逊的406炮存速是490m/s,垂直穿深是310毫米,而衣阿华的406炮存速是497m/s,垂直是441毫米,这威力甚至不输大和的460舰炮,可见炮弹重量提上去后威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炮弹重量提上去也不是没有影响,初速一定的情况下,炮弹越重,射程就越近,而且弹道就是一道大弧线啊,炮弹飞行的时间也就越长。所以这对舰上的观瞄以及测控有了更高的要求。不过对于美国海军来说,这些科技上的东西还是可以突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