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园 通讯员 王佳淑 张宁

“人到家了没有?情况怎么样?家里人对他还好吗?”深圳龙华法院法官赵宏伟在电话中不停地询问,在听到当事人一切安好的情况后,终于长舒了一口气。在人民法庭工作14年,赵宏伟不断总结基层工作经验,克服就案办案、机械办案倾向,通过创新改进方式方法,提高审判质效。近日,赵宏伟入选成为广东“最美基层法官”候选人。

瘫痪原告被弃法庭 法官多方努力促结案

“赵法官,你的当事人被丢在法庭了,快来看一下吧。”巡查法警的一通电话让赵宏伟一惊,赶紧跑出了办公室。

原来,原告因一场交通事故,全身瘫痪,不能自理。而在刚刚结束的庭审中,被告肇事者不断推卸责任,原告家属及其女友担心败诉,无力支付医疗、看护等费用,径直将原告丢在法庭。赵宏伟查询原告住址,将其送回。第二天,原告再次被丢在了法庭门口,其家属也离开住所,了无音讯。

赵宏伟只好先将原告安置在法庭,并整夜守护,时不时查看他的情况,第二天联系了救助站,委托照顾。为了能找到原告家属,赵宏伟和街道社区、派出所联系。此外,赵宏伟不断与原告律师联系,告知遗弃亲人的行为严重违反法律。

几天的沟通并未打动家属,赵宏伟前往派出所打探家属的动静,在得知家属从未回家时,他察觉到一丝不对劲,原告家中有老有小,经济条件也不好,应该没有能力再找一处住所。带着疑惑,法官再次与律师联系,发现律师语气飘忽,追问之下了解到原告大哥是派出所的临聘人员。赵宏伟立刻抓住这点切入,直接联系到了原告大哥。在赵宏伟阐明利弊后,原告大哥自知理亏主动接回了原告,案件最终顺利审结并进入执行程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赵宏伟贯彻“司法审判要公正更要有温度”理念的一个缩影。赵宏伟在法庭门口和社区多处公示联系方式,无论是工作时间内还是工作时间之外,他都会耐心解答群众疑惑,回应群众所需所求。他还多次走进学校、企业、社区、街道,开办普法讲堂,开展巡回审判,指导社区调解,引导群众合理表达诉求,用法律切实维护自身利益。

公司“金蝉脱壳” 法官巧定劳动关系

2019年,对于周某而言,是苦恼的一年。11月他向仲裁机构申请确认其与某创新公司的劳动关系,但因证据不足被驳回,无奈之下,他只能求助法院。面对焦灼的周某,赵宏伟重新研究案情。经查,2013年某塑胶公司聘任原告周某为员工,但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购买社会保险。根据周某的陈述,2017年公司更名为某创新公司。

仲裁机构调查到,两家公司是不同的用工主体,也并非关联企业,且塑胶公司工商信息显示仍为开业(存续)状态,原告未能提供工作证、入职登记表、考勤记录等证据,证明不了受被告管理并发放其劳动报酬,据此驳回了原告的仲裁请求。

而赵宏伟在审查工商信息时发现,两家公司的注册地址一致,但塑胶公司因登记的住所和经营场地无法联系到,已被市场监督部门载入经营异常名录,且塑胶公司的原法定代表人黄某与创新公司法定代表人蔡某均先后在两家公司中缴纳社保,黄某并作为创新公司的财务人员,通过个人银行账户发放员工工资。录音证据显示,被告法定代表人蔡某也曾通知原告办理商业保险的理赔事宜。各方证据相互印证,明确了塑胶公司是在利用手续不健全的空子,玩金蝉脱壳的把戏,原告与被告是存在劳动关系的。判决后,双方均未提起上诉。

基层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为了更好地履职尽责,赵宏伟将个人的探索和总结的审判经验写成一篇篇富有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的调研报告、学术论文和审判案例,在《人民司法》、《人民法院报》等刊物上发表。由于能力突出,赵宏伟多次被评为“办案能手”“优秀法官”“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并荣立个人三等功。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