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政治生态的基本特征是普什图阵营和“北方阵营”(包括塔吉克族、哈扎拉族以及乌兹别克族)、体制内政治势力与塔利班等反叛势力之间存在“双重矛盾”。
一方面,在政府内部,现总统加尼阵营与“执政官”阿卜杜拉代表的“北方阵营”就政治经济资源分配、国家重大决策等问题存在分歧。2014 年4月5日,阿富汗举行总统选举,期间传出投票舞弊丑闻。尽管阿什拉夫·加尼得票领先,但另一位主要竞选人阿卜杜拉·阿卜杜拉指责选举舞弊,威胁另立政府,不接受计票结果。在国际社会斡旋下,两人就组建团结政府达成妥协。加尼本人出任总统,阿卜杜拉任“首席执行官”。这一“双头体制”缺陷明显。根据2004年阿富汗《宪法》,阿富汗实行总统制,总统享有行政、军事和立法等方面的广泛权力,同时设立两位副总统协助总统行使职权。这一强势总统体制有效保证了阿富汗政局稳定。如今,阿富汗除了总统和两名副总统之外,又出现了一位权力巨大的“首席执行官”,阿富汗政治生态明显由“总统一家独大”的一元政治结构向“总统和首席执行官并驾齐驱”的二元政治结构过渡。目前,加尼阵营与阿卜杜拉阵营之间矛盾不断。以阿塔·努尔为代表的塔吉克族势力、哈利利代表的哈扎拉族势力对现状不满,不断向阿卜杜拉施压,要求为北方民族争取更多权益。两大阵营围绕外交、内政、国防和财政等核心部长职位争夺不休。截至2015年底,阿富汗中央政府仍未完成组建,国防部长一职尚未尘埃落定。
另一方面,由美国支持、现总统加尼领导的阿富汗中央政府与阿富汗塔利班、“哈卡尼网络”和伊斯兰党等反叛势力缠斗不休,导致阿富汗安全形势无法落稳,甚至再度出现严重恶化。2015年以来,塔利班等反叛组织在阿富汗全境“多点开花”,除了西部与伊朗接壤地区之外,在其他各个方向均有较大斩获。在南部,塔利班重点袭击赫尔曼德省,威胁该省首府拉什卡尔加及周边尼姆鲁兹、法拉、乌鲁兹甘和坎大哈省。在沟通阿富汗南部和东部地区的中南部地区,塔利班已经自由往返于赫尔曼德和乌鲁兹甘省之间,进而获得了较大战略活动空间。在首都喀布尔附近,塔利班着力控制沟通首都喀布尔与阿富汗其他地区的关键通道,试图限制阿富汗安全部队的行动自由。喀布尔周围的卢格尔、瓦尔达克和卡皮萨省都成重点目标。据路透社报道称,阿富汗407个区政府驻地,其中有26个位于反叛势力的影响和控制下,另外有94个面临威胁。另有美国智库分析认为,2015年,塔利班大约控制了五分之一的阿富汗国土,再加上其有能力施加重大影响的地区,阿富汗一半以上的国土已经处于塔利班的完全或不完全控制之下。
总之,自1747年杜兰尼王朝建国以来,阿富汗这个位于中亚、南亚交汇处的“多山之国”经历了无数次战争的洗礼。当地人们逐渐产生了“作为阿富汗人”的自觉意识。目前,阿富汗政治精英们均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维持阿富汗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维护一个统一的阿富汗国家,才能够更好维护本族的利益,因此积极在国际社会的支持下推动“由阿富汗人主导的重建进程”。但是,阿富汗四大民族的历史恩怨及现实纠葛导致族群民族主义强烈,仍然不时干扰阿富汗民族国家的构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