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支柱产业中,比如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等,有60%-80%的零部件制造都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相关,这正是我和团队要去攻克的领域。”近日,重庆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周志明接受采访时说。

周志明大学毕业后进入重庆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工作。2002年,他进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进行硕博连读。

2007年,周志明来到重庆理工大学任教,期间他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重庆市科技攻关重大(重点)项目等项目30余个。

在重庆理工大学任教14年里,他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教学经验,他总结成三个关键词:第一,用心,用心备课,用心育人,真诚交流;第二,信息化,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课堂内容;第三,案例化,知识与案例相结合,调动学生兴趣。周志明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刚进重庆理工大学工作时,学校没有设备,基本没有科研条件。”周志明回忆说,两名学生考上他的研究生后,他亲自带着学生们去机电市场买设备,一起组装,搭建了特种铸造实验室。

周志明研究高强耐磨模具表面改性强化。(受访者供图)

2014年和2018年,在重庆市科技局重点研发项目的支持下,周志明主持了汽车空心半轴和EPS转向轴开发项目。据介绍,传统的汽车空心轴类零部件存在加工精度低、成品性能差、制造成本高、轻量化不足等问题,周志明团队创新运用精密旋锻技术,实现了模具国产化、材料国产化、工艺自主化、生产自动化。团队研发出的旋锻空心半轴比实心半轴节约材料38%以上,低载疲劳达到标准要求的2.3倍,高载疲劳达到标准要求的1.9倍;研发的EPS空心转向轴比实心转向轴减轻重量30%以上,并批量供货全球汽车顶级零部件厂商,应用在奔驰、奥迪、帕萨特等系列车型,实现销售额近3亿元。

周志明团队与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发了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且可规模化生产的特种玻璃纤维,获得2020年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一创新攻克了以往产品产量小、成型难、能耗高、环境污染大以及品质不稳定等关键瓶颈问题,打破了国外长期技术垄断局面。该产品畅销美日欧世界500强企业,3年直接经济效益超65亿元。

在科研工作中,周志明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严于律己,力求进步。他说,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应潜心研究,争当时代先锋,扎根祖国大地,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汗水。

声明:除原创内容特别说明之处,推送稿件文字、图片及视频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