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中国救捞的发展提出了哪些要求?中国救捞将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在交通强国建设中奋勇争先?在8月31日交通运输部举行的“护佑生命70载 建功碧海新时代”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局长王雷介绍了中国救捞“十四五”重点工作,《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加强应急救援专业装备、设施、队伍建设等要求,为新时代救捞工作指明了方向。“对我们来说,核心要义就是不断提升救捞履职能力,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救得下来、潜得下去,捞得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局长王雷。

冲得上去、救得下来、潜得下去,捞得起来

王雷表示,中国救捞将及时对标《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对救捞工作的总要求,牢牢抓住现代化专业救捞体系建设的新机遇,抓紧推进即将印发的《救捞系统"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实施,重点把握好四个方向:

一是推动拓展延伸,提升海域有效覆盖。力争使海上救助力量在沿海离岸100海里以内水域形成多重覆盖,200海里重点海域加强,依托救捞基地,强化南海海域救捞力量布局;

二是坚持系统观念,充分发挥救助、打捞、飞行三支队伍的协同优势,科学配置力量,形成联动效应,推动融合发展,提升应急处置效率。

三是创新驱动引领。突破关键技术研发应用,要重点推进高海况下群体性遇险人员救助、深远海搜寻扫测定位、大吨位大深度沉船快速整体打捞、大面积海上溢油和沉船存油及危化品污染等应急处置技术研发应用。

四是强化内外衔接。拓展打捞市场运营。推动救捞力量走向世界,拓展国际市场。

现代化专业救捞体系有哪些内容?

中国救捞发展,要牢牢抓住现代化专业救捞体系建设的新机遇。2019年8月28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推进现代化专业救捞体系建设的意见》。这是交通运输部党组对救捞中长期发展做得一个顶层设计,并精心绘制了路线图和时间表。

王雷表示,现代化专业救捞体系建设的核心就是实现救捞高质量发展,从战略布局到装备研发、从科技创新到救捞能力提升,从管理能力到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符合国家应急体系和交通强国建设需要的专业救捞队伍。

具体来说,其总体布局是在我国管辖海域和内陆重点水域完善救捞力量布局,形成管理层级清晰、协调指挥顺畅、资源整合共享、规划布局合理、社会效益显著的专业救助打捞格局。主要内容是"八个子体系"建设。

一是要突出深海内水,健全设施装备体系。不断完善内陆水域救捞资源配置,加快深远海救捞装备配置;二是要突破核心技术,健全科技创新体系。重点突破高海况条件下群体性遇险人员快速搜救、深远海搜寻扫测救捞等应急处置技术研发。三是要聚焦"专精强特",健全人才队伍体系。以深潜水装备技术研发、深海搜寻扫测技术应用为重点,加强深海救捞技术团队建设。四是要深化行业融合,健全应急联动管理体系。五是要坚持共建共享,健全国际合作体系。积极拓展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深远海作业服务等救捞任务。六是要立足固本强基,健全法规标准体系;七是要强化风险防控,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八是要弘扬救捞精神,健全救捞文化体系。

南都见习记者 陈秋圆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