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推动“双减”政策落地 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教育部推动“双减”政策落地 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

“双减”政策出台所带来的冲击力似乎比想象还要大。

近一周内,学科类培训“老兵”巨人教育、杰睿教育,素质教培机构趣口才接连倒下。

8月27日,区域教培集团、成立逾14年的杰睿教育宣布停止秋季开课,称将全额退还未消耗的学费,据其官网,该机构在京拥有17家直营校区及线上平台,今年2月刚刚完成2.6亿B轮融资.同日,宣称拥有超40万学员的“语言思维”培训机构趣口才亦宣布资金链断裂。创始人王赫发文表示,公司对于风险控制的意识不够,对于国家政策的严厉性思考不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月31日,成立于1994年、曾被评为“中国十大教育集团”的巨人教育宣布倒闭。巨人教育股东、美股上市集团精锐教育(ONE.NY)现已做好退市准备,公司对外发布消息称,由于经营困难,秋季将无法继续向学员提供教学服务。并且,巨人集团已无法完成全部学员退费,剩余课时学员可至高思教育等机构继续上课。而在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等多方调解下,巨人教育与多家机构达成课程结转、承接方案后,宣布退场。

据企业公告,巨人教育剩余课时将由高思教育、童程童美、核桃编程、溢米辅导等机构公益承接;趣口才的结转、换课机构则包括好未来(TAL.NY)旗下励步、沪江新麦教育等13家机构。

溢米辅导为巨人教育股东精锐教育去年3月收购的在线一对一辅导平台,精锐教育未来退市后,或仍寄希望于依靠在线平台转型、发力。童程童美、核桃编程等机构所在的编程教育赛道,尚属“双减”打击外,在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政策利好下,近年来受家长热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期退场的几家机构此前都曾咨询行业协会,为避免暴雷、跑路,寻求资源协调和退场方案的指导。协会亦建议家长尽量接受相关机构提供的转课方案,将预付费兑换为其他机构同等金额课程,由于部分机构确属资不抵债,如进行破产清算,家长反易蒙受更大损失。

此前在机构“优惠”力度下,有大量“囤课”行为的家长现损失严重,退费、兑付难度较高。针对类似的问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提醒家长勿“囤课”,尽量选择教育部门公布的“白名单”机构或培训费用已接受银行监管的机构。

近日,北京多区已发布首批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据8月31日海淀教委公示,头部机构中,新东方、学而思、学大等相关分校已相继“上车”,但猿辅导、作业帮等在线教育平台尚未有更多合规进展对外披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前,北京地区教培企业已全面进入自查整改期,得益于良好的现金流储备,新东方、好未来、猿辅导等头部企业未出现经营困难,总体学员数量稳定,随着“腰部企业”、中小机构的出清大幕拉开,家长选择渐少,头部效应逐渐显现。

有教育专家表示,对于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而言,转做素质教育是最近的赛道。“学科教育与素质教育既有生源的同质性,也有专业的就近性。”不过,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也难免会涉及相关的学科内容,对此,相关政策应进行明晰界定。此外,校外培训机构还可以充分发挥体制机制的活力以及市场的开拓能力,向职业教育、终身教育、教育科技开发、教育资源服务等方向转型,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该发挥引导作用,避免机构一窝蜂地转向某一领域,重现学科培训领域中的乱象。在经营模式上,经营者也要从纯粹的市场思维走向法治思维。

但需注意的是,“双减”新政的配套“营转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须转制为非营利性机构)细则,仍在中央层面的意见征询阶段。转制可能带来的连锁效应,尤其是上市公司的退市风险,仍是教培行业绕不开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