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学生对语文学科失去兴趣

不少学生对语文学科失去兴趣

郑渊洁作为我国的“童话大王”,有着比较高的知名度。目前,他就发文认为现在中小学生的语文教材在误人子弟,并且还质疑语文教材的主编有监守自盗的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郑老师有个观点我是非常赞同的,那就是衡量教育是否成功,是要看受教育者对所学课程的兴趣是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如果兴趣越来越大,说明这个教育是成功的。反之,这个教育就是失败的。

他认为现在中小学生的语文教材并不会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课本的主编监守自盗,把自己的作品还塞进了课本,认为吃相难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只要熟悉小学教材的人都知道,郑老师说的是谁,毕竟四年级教材中有这位主编的课文,同时推荐小学生必读的课外书目里面他的作品也不少。还有这位主编喜欢进校进行演讲并卖自己的书。

虽然凭着自己的学识不敢说目前中小学的语文教材是在误人子弟,但是在一线的这几年,确实看到了不少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怪象,是时候改变一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语文教学的一些怪相

第一 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确实不高

现在真正喜欢语文课的学生应该不多吧,不少学生喜欢写作、喜欢阅读,但是就是不喜欢语文课。

为什么对语文课讨厌,最大的原因就是这门课太耗费学生的精力和时间,然后成绩还提升得慢。由于现在的语文考试的范围广,补语文有时候确实就像是女娲补天,课外积累完全是没有范围可言。

花最多的精力去学习的科目有可能还是会学不好,自然不少学生就对语文没了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 语文刷题越来越多

随着语文教材的难度加大,孩子们课外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为了考试分数有所提高,语文的专项刷题现在是越来越多。从字词到课外积累,再到阅读,甚至作文,都需要刷题。

这样的刷题效果并不好,但是不刷更是不行,越刷孩子越没有兴趣。

毕竟现在的语文考得太活了,老师也只能死马当着活马医,靠着海量刷题,刷到一题是一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 题目越来越活,但是答题越来越模式化,语文作业永远都是最多

不少家长肯定会有感受,中小学的语文作业绝对是占据了半壁江山。除了书面作业外,光是要背诵的内容就多到吓人。

日积月累要背、生字词要背、课文和中心思想也要背。

为了应付考试,甚至还有背作文范文的。现在的阅读题甚至都总结出来了公式,阅读答题模式化,写作模板化成了现在语文教学的通病。

考题灵活,答题模式化,如此这样,学生怎么可能感受得到语文的乐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不停地提倡小孩子要阅读,要去感悟生活,要去观察生活,但是问题是学生的时间从哪里来。

第四 对写作的要求越来越高

刚入学没多久的孩子,有的学校就开始要求写作。大多时候就是家长念,学生写,走了个形式,但是就是这样的形式让不少学生觉得写作是件无比枯燥的事情。

看看现在小学对学生的写作要求实属不低,六年级毕业40分钟就要一篇600字左右额文章,除了主题明确外,修辞和描写的要求一样都不少。事实上这些年我们对语文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忽略了孩子对学科的感受。

写作本身是件愉快的事情,但是问问孩子们,没有几个孩子不害怕写作。如果学生对一样东西开始排斥的时候,就真的要思考是不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现在的语文就是出现了一些怪象,出题越灵活,答题越模式,考试无范围可言。学生在语文学科上投入时间多,但是收效慢。

这也就是郑老师说的,学生对学科没了兴趣,大概率就是失败的教育。

结语

结语

背不完的书、写不完的字,让不少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失去了兴趣。

要想让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感兴趣,真的有很长的路要走,除了教材编写上进行改革外,对语文这门学科的考核方式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