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有许许多多优秀的成功人士在成就一番事业之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回报社会,其中不乏明星、企业家以及行业巨头,他们有的筹建医院,有的兴办学校,有的精准扶贫,而今天我们所要讲的,就是在捐赠大学教学楼中尤为著名的邵逸夫先生。

一、波折不断的邵氏

邵家在20世纪初的上海也是稍有名气的,然而等到邵逸夫长大的时候已经逐渐走向衰落,然而不知是命运的安排还是个人的钟爱,从小在上海剧院长大的邵逸夫兄弟无意继承家业,转而投向了刚刚兴起的电影行业,然而电影行业的竞争却远比他们当初想象的要更为激烈。

初出茅庐的邵氏兄弟,凭借着斥巨资买来的唯一一台电影摄影机拍摄了第一部电影《立地成佛》,刚播出就十分火爆,可谓是场场爆满,然而当时的上海滩并不是谁电影好谁就一定挣钱。

由于其他电影公司的强势排挤之下,无奈的邵氏集团转战南洋,逐渐打开了南洋市场,当时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爪哇、越南等地,邵氏拥有一百多家影院,可以说是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然而天不遂人愿,二战的炮火蔓延至了南洋,邵氏影业遭受重创。战后,邵氏兄弟从南洋回到了香港,重整邵氏影业,并将"南洋影片"改名为"邵氏父子",此时在港主事的是邵氏兄弟的老二邵仁棣。

由于战后经济逐渐复苏,伴随着而来的是新的竞争,"邵氏父子"集团在此时的香港遭受了同行前后夹击,处境艰难,邵逸夫于是决定回港接管邵氏电影生意。

邵逸夫回港的第一件事,便是在香港买下一块地皮作为根据地,兴建影城用于拍摄电影以及培养人才,成立"邵氏兄弟"集团,开启了属于他的影视帝国。

自邵氏兄弟成立以来,推出了许多经典影片,并且场场爆满收益可观,邵逸夫还举办了首届香港小姐选美大赛,此次比赛更是起到了极大的宣传效果,使得邵氏兄弟影业走向了巅峰。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红日当头的邵氏兄弟影业,于1987年宣布停止电影的生产与制作,由此邵氏电影拉下了帷幕。

虽然邵氏电影不在出现在荧屏之上,然而邵氏集团一手创办的TVB已经逐渐开始占据电视行业的主要角色,在更为人熟知的TVB里,有大家所熟知的香港黄金一代:刘德华、郭富城、周润发、周星驰等等,包括当时红遍中国的香港四大天王这一称号也是邵逸夫一手操作的。

二、复杂的家庭关系

成功的背后总有些为人咂舌的八卦,邵逸夫先生前后两任妻子,其第一任妻子黄美珍女士是邵逸夫在南洋时期结识的,当时的邵逸夫并不出名,只是一个初涉商场的毛头小子,而黄美珍是当时邵逸夫生意伙伴的女儿,为了和邵逸夫在一起,黄美珍放弃了南洋生活,与邵逸夫一同回到了香港并育有四个儿女,可以说她绝对是邵逸夫的患难夫妻。

让人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由于邵逸夫所处的环境,以及邵逸夫的地位,许多美丽的女性围绕在他的周围,其中就有一个歌星,就是后来邵氏集团的"六婶"方逸华,邵逸夫与其生出感情之后就安排她进入了邵氏集团,在邵逸夫手下办事,由于这层关系,方逸华在邵氏集团一路青云直上,成为了TVB副主席兼董事经理。

因为方逸华的介入与邵逸夫的背叛,黄美珍最终郁郁而终,因此邵逸夫的四个儿女对其也是十分的冷淡,这种低压状态一直持续了许多年,直到黄美珍逝世十周年后,邵逸夫决定迎娶方逸华,邵逸夫的四个孩子自此与邵逸夫彻底决裂,直到邵逸夫百年之后其巨额家产也无人继承。

除此之外,邵逸夫在业界也是出了名的吝啬,其中比较令人惋惜的就是邵逸夫与李小龙的错过。

当初在美国发展不利的李小龙回到香港,找到邵氏集团合作,出价一万美金,这时候邵逸夫吝啬的一面显露出来了,他不但一口回绝了李小龙的提议,还将金额直接压到了两千五百元,导致李小龙直接倒戈嘉禾,合作的第一部影片就让嘉禾名利双收,不知当时的邵逸夫是作何感想。

那么如此吝啬薄情的邵逸夫,又为什么在慈善方面如此慷慨呢?

三、投身慈善事业

此事,和邵逸夫的二哥邵邨人有关,传闻邵邨人在南洋时期经常苛待下属,这个习惯一直到回到香港也没有什么改观,或许正是这些原因,邵邨人的晚年生活十分凄惨,晚年的邵邨人重病缠身,骨瘦如柴,身边几乎无朋友相伴,邵逸夫有感于二哥的遭遇,于是在二哥去世的那一年创办了邵逸夫基金会,专门从事慈善事业。

1985年正值教育部改革,中国教育开始遍地开花并积极吸取社会经验与资源,此时的邵逸夫通过基金会与教育部的接触,逐渐地开始向各个高校捐助资金创办教学楼与图书馆等建筑,经过学校与基金会的研讨决定,将邵逸夫先生出资捐建的建筑命名为逸夫楼,自此中国大陆如雨后春笋般建立了许许多多的逸夫楼。

然而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地方的逸夫楼少了一笔,曾经有人疑问,难道是学校的失误吗?其实不然。

这是因为基金会针对每个学校都有事先核定应用资金并一次性捐款,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工程进度的变化,难免会有部分超出预算,超出的部分则需要向其他地方进行筹集。然而邵逸夫先生认为,不是由他全资建造的不应该叫逸夫楼,于是就有了少一点的逸夫楼。

不仅如此邵逸夫基金会还在香港、欧美等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教育、医疗、文化等相关方面的援助工作,基金会针对学校还设立了各种方向的奖学金用于鼓励莘莘学子。据不完全统计,自1985年开始,邵逸夫通过基金会陆陆续续向大陆捐献了近48亿港币。

邵逸夫先生从商业角度来讲,一生荣誉无数,也亲手培养了一代巨星,引领了香港电影的发展,并对中国电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国教育发展方面,邵逸夫先生更是有着突出贡献,我们在唏嘘这一代传奇落幕的同时,也应牢记他对教育作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