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叛明投清,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贰臣”。1644年,清军逼至山海关,吴三桂阵前倒戈,被满人封为平西王。自此,清军步步南下,八旗铁骑势如破竹,大明江山纷纷落入满人之手。
1661年,镇守云南的吴三桂率兵入缅,在他的逼迫之下,缅甸王不得不将朱由榔交出。自此,南明朝廷最后一位流亡皇帝被俘,朱由榔在昆明被吴三桂处死,南明朝廷最终灭亡,当时的康熙皇帝刚刚继位,吴三桂因功受封平西亲王。
本为大明辽东守将的吴三桂,自叛明投清以来,靠着攻杀南明将士、手刃南明皇帝,在满清朝廷中屡受封迁,权势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位列“三藩”,封疆云南,吴家甚至还与爱新觉罗氏联姻,其子吴应熊便是额驸,吴氏一族风光无限。
不过,据说杀死朱由榔并非康熙的旨意,而是吴三桂执意为之,其实很好解释,吴三桂坚持要冒天下之大不韪,不顾“叛臣”的身份诛杀南明皇帝,无非就是要完成与清廷之间心照不宣的表演罢了。吴三桂与清廷都清楚,南明皇帝留不得,但是如何处置,由谁处置,何时处置,这背后则充满了双方的博弈。
首先,要不要杀朱由榔,当时康熙皇帝的所谓表态恐怕连他自己都不明白。先来捋一下时间线:1661年,云南被清军攻占,南明失去了最后的地盘,朱由榔不得不逃亡缅甸。然而第二年,吴三桂的重兵压向缅甸,朱由榔又被缅甸王献出,最终落入了吴三桂之手,在被俘之后,朱由榔及其亲眷二十余人便被迅速押往昆明处死。
也就是说,朱由榔被俘、被杀都是发生在1662年的事,而这一年正好是康熙元年,当时的康熙也只有八岁而已。这种直接关系满清统治根本的大事,他一个孩子能表什么态呢?或许,当时的康熙有可能都不知道有这样一回事。
不过,虽然皇帝年幼,但是依然不影响他是最高统治者的代表。年纪尚小的皇帝在处理政务上不能事事裁断,但当时朝中的大事也有辅政大臣处理,因此,不论年幼的康熙皇帝能不能理解其中的利害,以他的名义发出的表态,吴三桂都不敢小觑。
事实上,在如何处置朱由榔的问题上,吴三桂十分清楚,朱由榔是必死无疑的,但怎么处死代表的意义大不相同。若是清廷下旨处死朱由榔,那在大明遗民的眼中,虽说是清廷容不下朱由榔,但他吴三桂叛明投清、俘获明帝,照样也逃不掉“汉奸”的骂名。
可是如果满清朝廷不愿直接下旨处置朱由榔,那对于吴三桂而言,反倒是有了掌握主动权的机会。与他而言,叛明降清的事实已经无法改变,反正明朝大势已去,自己身上的骂名也是洗不掉了,事到如此,卖主求荣的事干脆就做的更彻底一些了。
确实,不论清廷如何表态,吴三桂都很清楚,朱由榔的死对清廷来说总是利大于弊的,清廷的表态无非在作秀和考验自己罢了。所以,事态发展至此,手刃朱由榔、向清廷表“忠心”,就是吴三桂通过这次考验的最佳选择。
当然,从当时的满清朝廷以康熙皇帝的名义透露出来的态度来看,这绝不是毫无顾忌随便表态,表面上只有一句看似轻飘飘的“算了”,然而实际上却是暗藏杀机。
正如吴三桂心中所想,朱由榔是万万留不得的,满清甚至比他更容不下朱由榔。纵观历史上的改朝换代,旧人唱罢,新人登场,在维护统治的残酷现实面前,有几位前朝皇室宗族能得善终?
?更何况,由明到清的朝代更替大明正统的政权是被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击垮的,而并非是被满人直接摧毁的,就连当时吴三桂叛明投清也是打着诛杀李自成、为崇祯报仇的旗号。因此,对于实际上已经掌握了江山的康熙朝来说,前明朱氏的消失,才能使得满人的统治更符合传统的正统与传承。
不过,由吴三桂来动手则再好不过了。
第一,清廷不好直接下令处死朱由榔。清廷虽说是满人的朝廷,但是既然掌握了中原,就不得不从中原文化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按照传统的儒家思想的说法,“君命天授”是为正统,而“君”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直接诛灭前朝皇室,实在残暴,难免会令天下人指摘,南明朝廷虽被击垮,但残余势力还在,甚至还存在不少心怀“大明”的遗民,朱由榔真的被送到满人手上,反倒会成了满清朝廷的一块“烫手山芋”,如果满人贸然以清廷的名义将朱由榔处死,这无疑会激怒南明残余与大明遗民,进而导致民族矛盾的激化,这对于渐趋稳定的满清政权统治十分不利。
第二,这是清廷试探吴三桂的好机会。既然朝廷不好出面那总要找个人来下手,吴三桂就是最佳人选。首先,朱由榔是吴三桂俘虏的,远在云南看押,押运回京实在不便,而且路途遥远,倘若中途出了差错,那岂不是白忙活。更何况,在处死朱由榔这件事上,朝廷本身就不宜出面。因此,为了防止夜长梦多,由吴三桂动手,直接将朱由榔葬身云南则再好不过了。而且,清廷对吴三桂一直也不太放心,也想借着这个机会,正好可以考验一下这位“平西王”的立场与决心。
第三,由吴三桂杀掉朱由榔,可以断了吴三桂的后路。虽说已有吴三桂的儿子在北京做人质,但朝廷依然希望看到吴三桂在这一问题上的实际行动。与其说是试探他,不如说是逼他动手。因为,只要吴三桂动手诛杀了南明皇室,无疑就是将吴三桂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他“叛徒”的骂名会坐得更实,以后也就不会再有什么“维护前朝”的举动了,就算他吴三桂想有,也是没人信了,这也正是满清朝廷愿意看到的。
?的确,康熙皇帝的一句“算了”没有看起来的那么简单,清廷的这一招“借刀杀人”,也确实起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一方面,这一举动能对于维护清廷在中原的统治较为有利。康熙皇帝如此表态,既能避免清廷作为外族统治与前朝汉族统治正面遭遇必然引发的“华夷之辨”与“正统之论”,又能通过利用吴三桂之手,顺利地达到了打压消灭前朝朱氏血统影响力的效果。
另一方面,逼迫吴三桂出手诛杀朱由榔的同时,又可借传统儒家的忠孝观念,将吴三桂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既能迫使吴三桂彻底与清廷站到一起,又能断绝他日后想要以“复明”为旗号举事反叛的可能。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吴三桂虽说号称“云南王”,但是在传统的观念影响下,不少当地的百姓都只是对其表面屈服,实际对他的所作所为十分鄙视。可以说,诛杀朱由榔,使得吴三桂彻底地站到了传统观念的对立面,由此也大大的失去民心。
有了这样的舆论做铺垫,也注定了后来吴三桂起兵反清失败的结局。在1673年,因对清廷推出的“撤藩”政策的不满,吴三桂决定起兵反叛。然而,有了之前诛杀朱由榔的事,吴三桂不能故技重施,维护明朝的借口他是不敢再用了,再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只会显得自己更加名不正言不顺。
但是,无故造反总是说不过去,为了“师出有名”,吴三桂只能另寻它法。于是,吴三桂便只提“反清”。只不过他没想到,当他喊着“驱逐鞑虏”的口号,特意激发人们心中的“华夷”观念下对满人的憎恶时,人们不仅不会买他的账,反而还落得一个“人人得而诛之”的境况。最终,卖主求荣的吴三桂终于自食恶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