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友友大家好,

之前我们分享过,

很多心里学的书,

为啥做投资的,

这么偏爱心里学呢,

其实交易中80%的问题,

都是心理问题,

不信你去做模拟交易试试,

90%的投资者都能,

在模拟交易中赚钱,

而且好多人还能赚大钱,

但是这些人一旦,

真金白银投下去的时候,

智商瞬间下降,

一些常识都抛置于脑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我们就再找来一本,

研究股票交易心理的书,

叫做股票深度交易心里学,

这本书明确的提出来,

优秀的交易=,

20%的法则+80%的心里学,

致富的交易=正念+99%的尖端心理学,

至于什么是正念,

我们也会在这本书里找到。

作者是盖瑞戴顿博士,

他是专门研究交易心里学的专家,

这本书让很多的职业投资者,

有了醍醐灌顶之感,

他不但解释了我们在交易中,

不断赔钱的原因,

还提出了一些改进和训练方法。

作者引用爱因斯坦的话,

要解决问题,

不能用制造问题的头脑去想办法,

而必须要换一个脑袋,

这句话用在交易上再合适不过了,

要克服交易者,

都会遇到的心里挑战,

我们必须要换一个脑袋才行,

这本书就会叫你,

怎么去换这个脑袋,

其实就是再给你洗一遍脑。

不克服掉人性中的弱点,

就不可能在投资中赚钱,

在这本书里,

作者将介绍一种,

接纳与承诺疗法,

还有一种叫做正念的东西,

这两个东西结合在一起,

可以大大改善你的交易心理,

让你不必在苦苦挣扎,

而且他还会教给你一套流程,

这是改善交易的基石。

本书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先说挑战,

你得先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失败,

心态为什么崩溃。

第二部分,介绍正念,

给一种具体的方法,

面对心里问题,

第三部分,

提出一个强大的交易心里流程,

由三个特定的时间框架,

和相关高价值心里技巧组成。

下面我们就来进入,

本书的第一部分,

了解你的心智,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当时特别看好一只股票,

但最后瞻前顾后,

就是没买,结果股票大涨,

然后自己非常后悔。

那为什么看好了又没买呢,

很多时候,

是因为你刚刚用同样的方法,

亏过一次钱,所以就不敢买了,

上次投资亏了,

心底就会形成一种潜意识,

认为这次也还会亏。

这其实就是你的思维模式在作怪了,

你进入了一个自然的心理盲点,

心理学家称之为近因效应,

是指我们在做出决策的时候,

新近获得的信息,

比其他的信息影响力更大。

所以你对上次交易耿耿于怀,

念念不忘,也就影响了这次交易,

同样,这次该买没买,

也会影响你的下一次交易,

所以最后很容易上演,

一步错步步都是错的状况。

一旦你被这种心智影响,

那么你的知识,技巧,

还有各种判断,

就全都失去作用了。

即便你分析对了,

你也不可能做的对,

所以投资的问题很复杂,

绝大多数时候,

并非是我们不会,

也并非是我们不知道,

而是你无法摆脱人性的困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些人性的弱点,

我们叫做认知偏差,

它包括这么几类,

1启发法和认知偏差,

启发法就是指的认知捷径,

每个人都希望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找到一个绝佳的简单指标,

其实那些痴迷于技术分析的人呢,

就是收到了启发法的影响,

总想通过两根K线,

就解决复杂的投资问题。

这种想法很常见,

比如餐厅门口排满了人,

我们就会简单认为,

这家餐厅,饭菜做的一定好吃。

在生活中,

用启发法这么走捷径,

倒也无可厚非,

但在投资中,

就是大错特错了。

生活中我们能相信群众,

是因为,我们可以跟,

群众一同获得利益,

利益关系是一致的,

而投资中,你跟群众是对立的,

而且群众也永远都是,

被收割的对象,

所以一旦你使用启发法,

用直觉去判断联系,

那么从概率上来说,

赔钱就变成了一种必然,

只是早晚的事情。

2代表性启发法偏差,

这也是一种心里捷径,

寻找事件之间的相似性,

然后判断概率,

比如买二手车的时候,

大部分人都会有先入为主的印象,

如果一辆车干干净净的,

他就会本能的认为这是一辆新车。

但其实这个关系不大,

车子新不新,

主要看的是维护记录,

真正的新车,

也可能因为经历了一场沙尘暴,

让外观变得非常的脏乱。

所以二手车商,

总要把收上来的车,

内外全都拆洗一遍,

其实就是在诱导我们,

犯下这个错误。

投资中也是如此,

同样的方法,

同样的形态,

但是在高位和低位,

以及市场状况不同之下,

可能有完全截然相反的处理方式。

如果你只看图形,

其他的一律不看,

其实就犯了这个错误,

在生活中,走捷径走习惯了,

也获得了不少好处,

所以就会把这种心理缺陷,

带到投资市场上,

然后形成亏损。

3直觉思维和审慎思维,

我们判断一些事情,

通常都会根据直觉,

比如5台机器生产,

5个零件需要5分钟,

那么100台机器生产。

100个零件需要多久,

是不是也很想说100分钟,

这就是直觉,

实际上,还是5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问题如果回答错了,

也并不用过于羞愧,

因为这根本不是什么智力测试,

他就是一些直觉测试,

在普林斯顿和哈佛,

这样的知名大学,

也只有一半的学生,

能第一时间就答对这个问题。

其他学生,要不是答错了,

就是得去经过计算,

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正常人,一旦在脑子,

中形成了一个答案,

通常也就开始停止思考了,

那些回答错误的人,

其实就是简单的接受了,

这个最初的答案,

而回答正确的人,

则通过启动深层次计算,

来纠正了错误答案。

之前我们在讲,

思考快与慢的时候,

卡尼曼就说过,

系统1就是直觉,

会让你通过一切的经验,

先得出一个答案,

是完全的感性思维,

甚至任何理论依据都没有。

而系统2才是理性的计算,

系统1很容易受到干扰,

如果你能启动系统2,

才能够对系统1进行纠正,

但很可惜绝大多数人的,

系统2都是不怎么工作的。

举个例子,

看到2+2你能脱口而出等于4,

其实你根本没有经过计算,

但是给你一个151乘以592,

你就得好好算一算了,

想脱口而出,

也没有机会了。

直觉思维是相当快速高效的,

能够瞬间实现反应,

但是在判断概率上的表现却极差,

而概率判断,

却又是交易中的一项最关键的技能,

一旦市场上涨,

你就会倾向于买入,

你觉得机会来了,

但其实越往上涨,

反而胜率越小。

在交易中也是如此,

有些人只看到了一段趋势,

就直觉感受到,

市场要开始上涨,

但是如果把趋势放大,

其实整个趋势,

还在一段下跌周期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我们很多人,

都经常犯下的错误,

光顾了看小周期,

和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

而忽略了市场大周期。

让我们经常把小概率的东西,

当成大概率去操作,

比如什么东西连涨几年,

我们就会倾向于,

这东西可以持续的涨下去,

甚至永远上涨,

甚至有些人还开始,

为他的上涨不断地寻找新的理由。

直觉思维,

只会选择性的关注少量信息,

进而信心满满的做出决策,

最后也必然发生重大的偏差。

这个跟我们的盲人摸象,

是一个道理,

比如在下降趋势中的反弹,

你可能只看到了上涨,

因为行情来了,

但实际上你却忽视了,

在反弹的重要价位上,

有大量的卖盘涌出。

往往在我们最为得意的时候,

直觉思维就越是会,

影响我们的心智,

那些盲目自信,

通常都是这样,

只看到了很少的信息,

就做出了重要的判断。

那么这个事怎么预防,

最好的办法,

也是最简单的办法,

就是找个跟你唱反调的人,

这个人把所有的风险点,

都提出来之后,

有助于启动你的深度思考,

比如巴菲特旁边总是,

站着一个否定一切的查理芒格,

芒格的作用,

其实就是激发巴菲特的深度思考。

人们都有一种天性,

就是一旦做出假设判断之后,

就会倾向于寻找确认自己的假设,

而不是推翻,这就叫做先入为主,

这种现象被称之为确认偏误,

是造成交易亏钱的重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索罗斯曾经说过,

交易者筛查证据,

寻找证伪信息的能力,

是重要的创造盈利的理性行为。

但这个东西与人性是背道而驰,

所以做到极其困难,

我们一旦做出了假定判断,

其实就很难再去纠正这个错误。

所以我们一般都会少预测,

只做重要的有把握的判断,

并且在做出这个判断之后,

务必要问自己一句,

你觉得这个判断的胜率会有多少。

这也是我们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

任何预判都是有概率的,

任何预判也都不是百分百会正确,

所以你必须要为那错误的概率,

留有后手。

这就是策略和判断的最重要区别

下次我们在接着讲,

这些交易中的误区,

比如后见之明,

禀赋效应等等,

以及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