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在科学方面的成就

秦汉时代是中国古代科学典范的形成时期,之前具体性的科学经验,经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的宇宙观的整合,摆脱了神话巫术的束缚,成为理论与观察相结合的理性探索。张衡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是汉代天文学发展的写照。

汉以前的天文学的历史可谓久矣,但是只是到了汉武帝时期,通过“太初改历”,使古代天文学具备了“范式”,使天文历法成为一种数字化的宇宙模型,不仅包括了对日月五星的运动的推算,而且包括了对人类社会历史变迁的研究,用司马迁的话说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大学问。太初改历过程中的天文观测、宇宙论之争和理论构建,正是张衡在天文学上创新发明的时代背景。

关于恒星,司马迁说“唐都分天部”,他在《史记·天官书》中,综述了汉代的星空,把星空描述为“天人对应”的体系,与古希腊的星座体系形成鲜明的对比。

东汉的张衡无疑是秉承了这个传统。他在《灵宪》中写道:“星也者,体生于地,精成于天,列居错跱,各有逌属。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于是备矣。”天上的星星,就是地上事物的宣气,天地在本质上是对应的。张衡所定的星官体系,是超越了《天官书》的。《天官书》描写80多个星官,800多颗恒星。而《灵宪》说:“中外之官,常明者百有二十四,可名者三百二十,为星二千五百大大,而海人之占未存焉。”所谓“海人之占”,很可能是指中原地区不可见而在南海地区可见的南天恒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3. 汉代星图(图源:西汉交通大学汉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