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朝代之一,唐朝的存在总是让中华民族感到无比自豪。直至如今,有关唐朝的文化、经济与政治等方面的历史财富仍然在不断被发掘,用以充实中华文化。
而在唐朝时期,其辽阔的疆域则同样令人赞叹,西州地区在当时便处于它的管辖之下。虽然西州地处新疆,与作为唐朝中心的长安之间相隔甚远,但其文化却因为长时间的发展与唐朝本土呈现出大同小异的特点,其孝观念中的佛教思想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同时也使中华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一、佛教在西州地区取得了相当盛行的地位
1、关键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佛教传播的重要节点
在我国历史上有关佛教传入的记载相当之早,在东汉时期便已经开始从外部传入中国,甚至一开始还是皇帝主动引进,这就为佛教之后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相当良好的条件。在东汉永平十一年,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佛寺——白马寺正式建立,它也因此被称为中国佛教的发源地,在佛教内拥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佛教如果想要发展下去,就必须向佛教的发源地,也就是今天的印度借鉴和翻译经文以充实自己的理论体系,否则就只能如无根浮萍那般。而印度的僧人为了传播佛教,也往往选择来到中国这块陌生神秘的土地,中印两国之间佛教的传播就此开始。
然而,想要在印度与中国之间往返,直接翻越喜马拉雅山脉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们只能绕道而行,选择将西域作为自己的入口,经过凉州再前往长安。在这种情况下,不断有外来僧人通过西域来到中国,如安世高、支娄迦谶。值得一提的是,安世高还是安息帝国的太子,这从侧面证明了当时佛教的传播范围之广。
而西州,则就是唐朝在剿灭原来的高昌国后所设立的行政区,位于今天的吐鲁番市东南方向,完全属于西域地区。也就是说,西州可以说是当时国内国外的交通要道,各方僧人使节汇聚在此,使这里的佛教气息愈发浓厚,奠定了相当坚实的佛学基础。
2、特殊的时代环境造就了西州文化上的多元性
前文已经说到,佛教是在东汉时期、由汉明帝亲自引进并且在国内广为传播。此后随着官方的大力扶持以及各方僧人的主动推广,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一直呈现出一种顺风顺水的状态,并且获得了大量信众。
即便是在乱世、人们生活过得不安稳的时期,佛教也往往因为其自身能够带给人们心灵上的慰藉这一特点而同样受到人们的追捧,继续扩大着自己的影响力。
之后随着东汉以及西晋的相继灭亡,中国陷入群雄割据的纷争之中,尤其北方地区更是成了不同少数民族争霸的舞台,人们为了逃避战乱而纷纷选择离开中原地区,来到在当时较为偏远的凉州作为自己最后的净土。
在这一过程当中,大量中原地区的豪族和平民百姓都来到凉州甚至西域,既为当地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也同样被带到这里,促进了这里的文明进步。事实上,早在丝绸之路开通之时,凉州和西域就已经成为中西方交流的重要场所,“胡商贩客,日款塞下”更是这里的常态。
现在随着大量汉人的涌入,汉文化开始在这里占据主流,汉人也成了这里的主要人口,而汉文化当中重要的儒家思想自然也在这里获得了非同一般的地位。到唐朝天宝年间,西州地区的主要居民大部分都是汉人后裔。也正因此,虽然西州地处偏远,但其文化上却与中国呈现出许多相近的特点。
此外,佛教也是在这个时代继续在西州地区获得了发展的环境。除了在某些特殊时期,中国古代王朝官方对佛教往往持较为礼遇尊重的态度,这既是古代迷信鬼神的心理所致,也在于佛教能够被统治者利用以稳定自己的统治。
在五胡十六国的五凉割据时期,这五个政权的统治者几乎都十分注重推动佛教的发展,更使凉州在之后成为了中国整个北方佛教的中心。而与凉州相隔如此之近的西州自然也难免受到凉州的影响,其文化上开始充满佛教的意味。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西州是一个汉族儒家文化与佛教文化杂糅的地区,有着一定的特殊性。
二、西州地区孝观念中佛学思想的具体表现
1、善恶有报的孝道观念
在佛教当中,善恶有报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命题。在佛教的因果论当中,种下善因便得善果,种下恶因便得恶果,人生一世多行善事自然会得到好的回报,多行恶事自然也会遭受报应,一切都在命中注定。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这一理论只是在教导人们要多行善事,与孝道观念并无关系。
但事实上,佛教在传入中国后,为了适应中国的社会环境,将中国人相当看重的孝也纳入了这个理论体系当中,这也是佛教融入中国社会后所做出的改变之一。因此,在当时深受佛教思想影响的西州人看来,多行善事能够让自己的长辈长寿,“得长命果报”便是这一行为动机的理论来源。
除此之外,佛教当中的孝道观念与儒家思想当中的孝道观呈现出些许不同。在儒家思想当中,子女尽孝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是子女为了回报之前父母的恩情所必须要做的行为,是一种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并不强调回报。也就是说,子女对父母尽孝不仅仅是一种感情上的自发举动,更是一种子女需要遵守的社会规矩。
但在佛教思想当中则强调父母与子女之间所存在的深厚感情,让尽孝成为一种子女发自内心的举动。因此,当时的西州人在这种环境中普遍认为子女对父母尽孝也是一种对子女有足够好处的事情,这无疑能够提升人们在尽孝时的积极性。虽然这两种观念各有不同,但在使人尽孝一事上却都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
2、生死轮回的观念同样在尽孝一事上有所体现
作为佛教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死轮回这一观念也随着佛教的传播而深入到人们的思想当中。在佛教看来,人的死亡只是一种生命形式的消失,但他在死后却仍旧无法离开六道轮回,即天人、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至于人死后到底会转生到哪一道,就需要看此人在生前的业力如何。
而业力,也就是人们在生前所作的种种行为,多做好事自然就业力强大、容易投胎到更高一级的道当中,多做坏事则会被投至更低一级的道当中、来世受尽苦难。如果单单看这里,似乎同样也只是在提倡人们要多做好事以求来世投个好胎,与孝道之间的关系并不大。
然而,正是受到佛教生死轮回观念的影响,西州地区的人们在尽孝时开始超越本世,而是转向对来世的尽孝。对子女来说,当父母死后,他们会为了让父母超脱轮回之苦选择向上天祈愿。在现如今出土的一块名为《唐开元七年张行伦墓志》当中便有着此类记载。
该墓碑撰写者认为人生短暂,无论生前身份如何,尊贵也好,卑贱也罢,都难以逃脱死后的轮回。但如果能够生前多做善事、多多祈福,那么就有可能摆脱轮回的痛苦、转世升天。正是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西州地区的人民在父母去世后同样能够尽到孝道,所求的就是为了让父母能够在转世轮回当中更加轻松。
3、通过做佛事可以直接为父母祈福
在传统儒家的思想当中,为父母尽孝往往只需要对父母有所付出、尽心竭力便可。也就是说,子女对父母的尽孝仅仅只是局限于个人身上。但在佛教的善恶有报理论当中,尽孝却成了一件可以通过佛祖来完成的事情。在当时的西州地区,每当父母生病或者去世后,子女都会来到寺庙来为父母祈福,烧香拜佛一事成了社会常态。
若是在原先的儒家社会,父母生病则是需要子女去求医问药。而在举办父母的葬礼之时,西州人也会在遵从原先儒家礼法规定的情况下加入诵经、塑像、布施等典型的佛家行为,用以表示自己对父母的孝心。直至如今,这些习惯也存在于社会当中,是佛教生命力强大、传播广泛的重要体现。
三、总结
总的来说,西州作为一个中西交融的地区,其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交融当中呈现出相当丰富的多样性。虽然西州人民在唐朝时期大多都已经是汉人后裔,在文化也更趋近于汉化,但由于长期以来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又使他们在行为习惯上充满了鲜明的佛教意味。
而佛教为了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同样也在吸收借鉴了诸多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做出了自身的改良,并最终造就了西州地区人民在孝道观念上的独特性。可以说,这是时间与空间共同作用的结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