篾匠是中国古老的手工艺,在过去农村,是受人尊敬的职业,因为每家每户都离不开他们。

篾匠老王跟自己同村大哥学艺三年,然后就离开师傅,自己独立承接农用竹器制作事务。

在农村必不可少的竹器包括有竹垫、箩筐、竹筛等。竹垫是把刚收割脱粒的湿谷倒在上面,夏天在太阳底下高温暴晒,谷子彻底干燥后存放起来。箩筐是用来装运收割或晒干的稻谷,竹筛是用来筛掉夹杂在稻谷间的禾屑杂物,在过去很常用。

老王作为篾器手艺人,每年上半年非常繁忙。因为篾器用具日晒风吹,很容易损坏,经常需要修补或重新添制。

上半年,老王通常就要离开家里数月时间,带上篾刀等工具,吃住在农户家,直到完成篾器事务。

由于家家户户都需要,所以需求方要提前同老王商量好日期。老王就做完上家过下家,忙完一村又一村,一段时期忙个不停,没有时间回到家里。

同大多数手艺人一样,由于篾匠事务居多,农田事务干的很少,老王的田间事务也不怎么擅长,都由他老婆去做。所以女人要干男人的重活,老王的老婆也很辛苦。

近些年来,农村篾器事务逐渐萎缩,老王年纪也大了,篾刀也常年不摸。老王成为篾匠手工艺的最后传承人,篾匠活也成为广大农村即将消失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