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三农”第一人董时进,曾被人遗忘多时。一直到他逝世后的上个世纪90年代,才为社会上研究“三农”的人所周知,被尊称为“三农”的先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0年旧历10月18日,董时进生于垫江县原武安乡天星桥董家老屋,地点是现在的沙坪镇白杨村7组兴隆湾。

1924年,董时进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

学成回国后,董时进致力于中国“三农”事业。

董时进成立了“中国农业协进会”,会员曾多达三万多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董时进著作《农业经济学

1940年,“中国农业协进会”为“国际农业协会”接纳为会员。

1940年,董时进身体力行,在重庆沙坪坝井口镇创办大新农场,种植柑橘、柚子、柠檬等果树,饲养奶牛等禽畜,他亲身参加果树剪枝、嫁接等劳动。

1950年,大新农场被充公。董时进出走海外。

董时进极力主张耕地的私有化,建议政府通过赎买地主的超限土地,通过土地金融低价贷给无地、少地农民,发展自耕农

董时进的代表作有《农业经济学》、《农民与国家》、《国防与农业》、《农村合作社》、《粮食与人口》、《农人日记》、《两户人家》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董时进小说《两户人家》

1984年,董时进去世,立下遗嘱将大新农场补偿款捐赠为农学奖学金。

1986年,政府给大新农场2.6万元补偿款。其亲属将其捐赠为西南农学院作为奖学金。(2005年,西南农业大学合并为西南大学)

参考文献:

董保静,胡荣伦,终生志在兴农的董时进,红岩春秋,2004.6

董时进,两户人家,学林出版社,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