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2日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致辞中宣布,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这不仅为深化新三板改革指明了方向,标志着聚焦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新三板站上改革的新起点,更是对资本市场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的重大战略部署。

弥补短板 回应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

探索一直在路上。从科创板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退市制度改革、相关板块改革到新三板设立精选层……近年来一系列制度改革正在有力提升着资本市场对创新的适应性、包容性。

不能忽视的是,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充满活力、敢于创新,是我国经济韧性最重要的保障。然而,金融体系对中小企业的支持还远远不够,融资难融资贵成为制约其发展的“老大难”。

如何通过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引导科技与资本融合、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必须推动解决的课题,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就是要突破体制机制上的瓶颈,加快建设一个为创新型中小企业量身打造的证券交易所,深入探索资本市场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普惠金融之路。

服务升级 打造效率更高的专业化平台

理解北京证券交易所的设立,必须放在新三板改革的大逻辑下看待,必须放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历史方位中看待。

这次“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正是新三板改革的深化延续。

“以现有的新三板精选层为基础组建北京证券交易所”,证监会的这一思路明确了北京证券交易所将是新三板的组成部分,将和创新层、基础层共同构成新三板的市场层次。

同时,改革必将为新三板市场发展带来新的提升。

一方面是法律地位的提升。“从交易场所的一个市场层次变成交易所,提升了法律地位,体现了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服务的升级。”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另一方面是服务中小企业能力的提升。可以预期,以精选层为基础组建北京证券交易所,将产生一个服务中小企业更加高效、更加专业化的平台。这将有利于打造“创投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区域股权市场—新三板—交易所市场”的全链条支持体系,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畅通直接融资路径。同时,这也有利于破除部分机构投资新三板精选层的政策障碍,改善市场流动性。

稳妥推进 资本市场总体格局没有改变

北京证券交易所具体如何建设?精选层现有的各项制度将会怎样?现有的市场格局会迎来哪些变化?

证监会给出了明确答案:严格遵循证券法,按照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的原则,总体平移新三板精选层各项基础制度,坚持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由创新层公司产生,维持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与北京证券交易所“层层递进”的市场结构,同步试点证券发行注册制。

这意味着,改革将稳妥推进,没有改变目前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总体格局:

——升级为北京证券交易所后,精选层发行、交易、转板、退出等核心制度机制没有改变。

——原精选层挂牌公司转为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仍然可以选择转板到沪深交易所。

——北京证券交易所新上市公司仍由新三板创新层企业产生。

(据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 记者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