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虽然我们面对恶势力和侵略者,是一定要斗争到底的,因为我们同他们是原则上的对立,不可调和。但面对日后可能形成抗日同盟的同胞,就绝对没有赶尽杀绝的必要,因为最终是敌是友谁也说不好。

在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之后,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可见当初国共之间的内战是毫无意义的,都是在消耗同日军作战的有生力量,所以蒋介石的行为,本身就是逆天而行,不得民心。

牵强迎战

民国成立以来,川军就以其英勇善战的特点在各地久负盛名,而且在刘湘的领导下,川军不再是一盘散沙,表现得极为团结,是抗日战争中的一支主力部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而他们的领导人刘湘也被称为“四川王”。

而蒋介石却担心有了这样一支军队,自己的统治地位会受到威胁,当时蒋介石最大的两个目的就是消灭红军和打击军阀,这样一来,蒋介石想到了一个万全之策,用川军来消灭准备长征的红军,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刘湘怎么可能不知道蒋介石的伎俩,但当时蒋介石作为国民政府中的掌权者,他不敢公开反对,而且蒋介石的命令也指出,刘湘要安排精锐部队全力追击红军。

但对刘湘来说,这是最坏的选择,因为一旦主力出动,刘湘的四川大本营一定是空的,而红军选择了爬雪山过草地的艰难地形,即使派遣了所有的部队,也很可能找不到他们。

到那时,蒋介石完全可以给他扣上“围剿不力”的帽子,收了他的川军,而蒋介石的步步紧逼,就是不给刘湘任何喘息的余地。

唇亡齿寒

刘湘不能把控制权留给蒋介石,他找到郭勋祺,让他负责执行围剿任务,但在他离开之前,刘湘与他进行了一整夜的长谈。

刘湘知道郭勋祺虽然打过很多仗,但他很耿直,上级下达的命令必须完成,所以他为郭勋祺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如果红军被彻底打败,蒋介石下一个清算的就是我们,给红军留活路,就是给自己留活路”。

郭勋祺知道刘湘对待他就像亲人一样,当然不会害他,而且他向来看不惯蒋介石的一些作为,所以他们应该在蒋介石和红军之间保持平衡。

郭勋祺第一次接受这样一个“棘手”的战斗任务,他感到如履薄冰,所以,他似乎在尽力“围剿”,但事实上为了保持川军的实力,他需要消极应战。

果然,蒋介石派人一路监视川军的行军,并多次派人催促川军加速行军,但郭勋祺却无视蒋介石的警告,依然我行我素。事实上,当时四川军队装备精良,而红军却只有小米加步枪,所以他们的实力根本不成正比。

1935年1月,郭勋祺率部进驻土城县,消息传来后红军主力放弃挺进四川的原路线,返回赤水河对岸。

当郭勋祺知道这一情况后,他立即表示原地整顿,停止追逐,从那时起,每当红军前进时,他就紧跟其后,他只需要拉开距离就可以避免交锋,就这样,郭勋祺真的把红军“送”出了四川。

郭勋祺最终圆满完成了"围剿"任务,蒋介石看到刘湘派来的人就是这副“熊样”,气不打一处来,但刘湘坚持认为郭勋祺对“围剿”有贡献,特地提拔了他,蒋介石对此一筹莫展,从此不再重视川军。

但在随后的抗日战争中,刘湘对日军侵略行为却丝毫不手软,他当时虽然病得很重,但仍然坚持率军抗日,不幸的是,他没有等到抗日战争战争结束就去世了。

然而,刘湘临死前用最后的一丝气力说道:“日军只要一天不撤军,川军就一天不归乡,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这种鼓舞人心的斗志成为了川军的军魂,为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为了刘湘临终前的遗言,川军最后同侵略者可谓是血战到底。

然而,在刘湘死后,郭勋祺虽然在前线打得好好的,却被蒋介石下令停止战斗,并将其降职,不知道是不是对他“围剿不力”的报复,郭勋祺很失望,他那颗抗日报国的赤子之心就这样被抹杀了。

后来,郭勋祺再也没有机会出现在战场上,但没想到的是,1949年蒋介石下台后,郭勋祺在李宗仁的调解下再次得到启用。

必经的“后路”

而且,事实证明他那一年的“围剿不力”是正确的,在襄樊战役期间,郭勋祺被红军俘虏,但红军知道他在长征期间没有全力围剿,还曾秘密向红军提供了很多帮助,例如向上海的地下党组织捐赠过物资。

所以,当他再次回到四川时,他重新恢复了工作,还被邀请向战友包括许多高级将领宣传共产党的政策,正是由于郭勋祺等人的积极活动,为成都的和平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郭勋祺担任过很多要职,最后于1959年在成都逝世,对他来说,解放后能落叶归根,葬在成都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小结:

虽然刘湘的决策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一己私利,但很多爱国将领本身就不热衷于内战,他们可以在抗日战争的战场上牺牲自己和削弱自己,但面对各种势力之间的你争我夺,在他们眼中毫无意义。

事实证明,刘湘的决定,于公于私都是正确的,因为他保证了自己的有生力量,在后期抗日战场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果他命部下和红军血战,必定面临两败俱伤的局面。

而如果自己和红军都受到了重创,那蒋介石一定会对两方采取致命的打击,国内抗日力量的损耗就是接二连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