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延时服务全覆盖

课后延时服务全覆盖

“孩子放学无处去,家长看护难”的问题一直是这些年义务教育阶段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这两年各地陆续开展了课后延时服务。直到今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后延时服务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模式。

不管是在时间上还是在课后服务的质量上可以说都有提升,这样的服务可以说是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双职工家庭的困扰。

相关部门在推行课后延时服务上可以说花了大的力气,不少政府甚至投入极大的精力和资金。为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相关部门也在不断优化课后服务的质量。但是就是这样的政策,依然争议不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政策持肯定态度的很多,但是也有不少家长明显是很抵触现在的课后延时服务的,为什么有些地区的延时服务成了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花大力气办的课后延时怎么就成了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花大力气办的课后延时怎么就成了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政策好,关键还是在看执行,从不少家长的吐槽中可以看出来,不少家长有可能是“被迫自愿”参与了延时服务。

第一 有些地区存在着变相被迫家长参与延时服务的现象

延时服务的出发点是为了解决有些孩子放学后,无人看管的问题。事实上,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有延时服务的需要。

不少家庭是有专人来看管自己的孩子的,对于这部分家庭来说,完全不需要课后延时,但是不少地区在操作的过程中,存在着变相要求学生参与课后延时服务的情况。

比如有些老师会暗示课后延时服务会当成课上,但是按照规定课后延时就是写作业或者是特长课的开展。如果上课或者是上复习课,这很明显就是在变相的要求学生参与。

家长和学生被迫参与课后延时只怕是现在课后延时服务被吐槽最多的一点。

网友吐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网友的评论看,但凡自愿参与的,基本上对课后延时服务都是持肯定态度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 每个家庭对于课后服务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众口难调

目前开展的课后延时服务基本上分成了两大部分,一是特色课的开展。二是作业托管。劳逸结合的课后服务,看起来是很不错的,但是家长为啥不满意,原因无非就是对教育的需求不一样。

有的有托管需求,但是需要的是高质量的托管需求,要做到这一点,学校是很难办到的,毕竟一个老师看几十个孩子写作业,光是维持纪律都够了,要做到查漏补缺,基本不现实。

这也就是说,家长对于课后延时服,寄予了比较高的希望。这也导致参加完后,心里面有落差。

不夸张地说,课后延时服务无论如何提高质量,也做不到人人满意。因为有些现状是没有办法改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归根结底,这样的政策只要按原则办,这些问题都会消失。但是就是偏偏有些地方把这个课后延时服务的“经”给念歪了,有些学校甚至还要求课后服务的托管率要达到多少,这样做,当然会引起一些家校矛盾,也会导致后续的工作开展起来有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的政策需要好的执行

好的政策需要好的执行

课后延时服务的出发点真的很好,也结合了现实的实际,但是好政策一定要有好的执行。

事实上,只要按照规定的收费,把选择延时服务的确定权交给家长,延时的内容按照目前的规定来,一切就会很和谐。这样家长轻松,老师也会相对轻松。

从自己的感受说说,只要严格按照课后延时服务要求来,参与托管的学生并不会特别多,这样老师也可以轮流辅导,工作量自然也会有所下降。家长按需选择,老师在课后延时上也没有过重的压力,这样做岂不是两全其美。

事实上了,有些学校一方面要求班级的托管率,一方面又要求课后服务的质量,最终就是把一个好好的政策搞成了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归根结底,好政策需要好的执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结语

总之,对于课后延时服务并不是人人需要,既然作为一种服务,家长应该有权作出自己的选择。事实上,能得到家长好评的课后延时服务,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满足了家长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