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委会发动班级为老师买礼物遭举报

家委会发动班级为老师买礼物遭举报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就要到了,深圳一中学的家委会发动所有的班级为老师买点礼物,没想到这一举动遭到了家长的举报。经过调查,这所中学的初二年级家委会发动所有班级为教师购买礼物是属实的,学校的老师均未参与。学校在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和家委会进行了沟通,感谢家长们对老师的敬意和关爱,同时教育局明确要求学校教师节是不能接受家长的各种礼品的,已通知学校要求家委会将集资退还给家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每年的教师节,不少班级的家委会筹集一些资金买点小礼物送给老师,表达一下对老师的敬意。但是这一举动,也受到了不少的争议。

家委会的存在饱受争议,老师也时常被误解

家委会的存在饱受争议,老师也时常被误解

班级家委会的存在这些年可以说饱受争议,从网友的评论中可以看出,大多家长认为家委会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甚至可以取消。不少网友认为,家委会就是借着全班的名义来拍老师的马屁。

网友的评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委会作为家长和学校之前沟通的一道桥梁,按道理来说,应该得到家长的支持。按照相关规定,学校是必须要设置这个家委会的。

家委会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来,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成立家长委员会,目的在于加强联系沟通、增进家校互动、促进学生成长。

从家校沟通的角度来说,家委会是有存在的必要的,不少家长也应该能感受到,有了家委会,家长操心的事情还是少了很多,比如教学资料的购买、学生活动的组织,相对来说,家长省心了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家委会饱受争议的原因主要如下:

第一 协助老师的职责被无限扩大

家委会在协助老师办事的过程中,职责被无限地扩大了,出现了一些乱收费的情况。这点肯定会导致家长反感,也是争议最大的一块。

小到教室的绿植,大到窗帘、空调,没有家委会不操心的。但是频繁的收费自然是要引起别的家长不满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 借所有家长之名,来拍老师的马屁

有些家长进入家长委员会的动机就是有问题,家委会本来是监督和协助老师工作的,但是有些家长进了家长委员会后,只记得协助老师,而忘记了监督老师。

只知道一味地讨好老师,并没有起到和家校沟通的作用。这有可能是目前家委会存在争议最大的一个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委会的一些乱象导致了不少家长对家委会没有一个好的印象。

正是因为这样,老师也莫名地被误解,很多人都认为,老师和家委会就是一伙的,家委会为什么这么做?肯定是老师授意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并非这样,因为家委会很多事情老师是不知情的,也不方便插手的。

比如在资料的购买上,老师统一去购买的话,只怕这个家校矛盾会更深,所以一般情况下老师都只会建议家委会去做,具体怎么执行,一般老师都不会过问。

像买教师节礼物这些,老师不可能去参与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委会存在的一些乱象导致了家长对家委会很反感,顺带也会误认为老师和家委会是一起的。

导致这样现象出现的原因还是出在了对家委会的管理上有漏洞。

加强对家委会的管理和沟通很有必要

加强对家委会的管理和沟通很有必要

事实上,只要学校做好了和家委会的沟通,确定好家委会的职责,有些问题是能解决的。

第一 学校要定期召开家委会会议

家委会作为家校沟通的桥梁,学校就要搭建好这个沟通的平台,要听取家长的意见。

有些学生和家长集中反映的问题,要做到及时的沟通和协商。不能把家委会做个摆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 明确好家委会的职责

家委会的职责就两项,监督和协助。但是在现实中,家委会对自己的职责并不明确,越位的行为让人反感。

至少这几点要规范好,不合理收费,提议过节众筹费用给老师送礼、推销教辅资料这些是绝对不可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家委会成员,学校要适当把关。

第三 不要指定家委会成员

家委会是一个非常松散的组织,是需要有公信力的,这个公信力最好还是要靠选举才行,老师一旦指定的话,家委会和老师从一开始就会失去了家长的信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委会的存在是很有必要的,一个好的家委会是班级老师的得力助手,也是处理班级和家长矛盾的润滑剂。但是前提就是这个家委会不能出现越位和越权的行为!

结语

结语

目前家委会饱受争议,原因无非就是对老师的监督往往忽视,不能代表家长和老师进行有效沟通。而协助的职责无限扩大,拿着鸡毛当令箭,借所有家长之名来满足自己的私心。

所以家长反感的不是家委会,而是畸形发展的家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