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贝瑞基因发布公告称,公司“贝比安®无创DNA产前检测”(简称“NIPT”)首次纳入北京市医保支付范畴,公司将积极推进“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 产前筛查”进入各地医疗机构采购目录的各项工作,积极配合政府出生缺陷防治体系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息一出,次日贝瑞基因股价五分钟内拉升2%,这是继2020年中至今,贝瑞基因市值蒸发近60%之后的首次上扬。

据悉,“孕妇外周血胎儿游DNA产前筛查”样本类型:血液。样本采集、签收、处理,DNA提取,质控,定量检测,杂交,审核结果,录入实验室信息系统或人工登记,发送报告;按规定处理废弃物;接受临床相关咨询。工伤保险类别为甲,自2021年10月23日起执行。

NIPT拥有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据统计,2016年中国新生儿数目为1786万,其中5.6%的新生儿患有不同程度的出生缺陷,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为4.7%。出生缺陷中约25%是由遗传问题引起的,染色体非整倍数引起的唐氏综合症(俗称唐儿)发病率约为1/700,45岁高龄产妇可达1/30。爱德华氏综合征和帕陶氏综合征的后果尤为严重,但比例偏低,分别为1/4000和1/5000。

针对新生儿的遗传缺陷问题,此前拥有羊水穿刺核酸检测技术,尽管准确率为100%,但容易造成孕妇流产,穿刺过程也给孕妇很大的心理负担。相比之下,NIPT准确率高达99.9%,并且仅仅需要从手臂上抽取孕妇不到10毫升外周血,拥有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市值一度蒸发70% 2021年多点蓄力

贝瑞基因2020财报显示,实现归母净利润1.8-2.0亿元, 同比减少-48.8%至53.9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盈利6200-8200万元,同比减少-72.10%-78.90%。受疫情影响, 贝瑞基因在疫情防护、物流、采购等各项成本大幅上升,使得主业NIPT业务收入和毛利率下行,给公司业绩带来较大冲击。而全年市值从高位的322亿,一路下跌至84亿前后,蒸发超过70%。

2021年,凭借NIPT在产科渠道中的优势以及技术优势,贝瑞基因开始稳步回升。目前,NIPT国内市场贝瑞与华大两家独大,各占约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但华大近几年发展更快。未来NIPT行业的增长逻辑主要是渗透率的提升,毕竟现阶段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占比并不高,行业市场仍有增量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