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日本官方说法,日本天皇是神,没有姓氏、没有户籍。然而中日不少学者却认为,日本天皇姓吴,春秋吴国之后!

《中华万家姓·吴姓迁徙史》:

当年吴国被越国灭掉以后,有一批遗民东渡到了日本,给当时落后的日本带来文明的种子,因而不久便建立起威望和地位,成为当地民众的首领。这一批优秀的吴姓族人,在日本备极兴旺。它的一支,演变成日本皇室。

著名学者钱文忠的《钱文忠解读百家姓》中,也有差不多的表述。那么,日本天皇真姓吴吗?其实,这事还真不是空穴来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日本天皇的来历,先看一看中日史书的记载。

东汉刘秀时期,日本第一次派遣使者朝拜大陆王朝,刘秀赐印“汉委奴国王”。从东汉至隋唐,倭王多次派遣使者来中国朝拜,且郑重表明:日本王室是吴太伯的后裔。

所谓“吴太伯”,又称泰伯,父亲是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周文王爷爷的兄长。古公亶父为了实施“剪商”大计,于是派泰伯奔吴,在殷商东南方向建立根据地,由此建立了吴国。

元朝初年,中国史官金履祥根据史书记载,在《通鉴前编·吴亡条》中给出这么一个结论:“日本又云吴太伯之后,盖吴亡其支庶入海为倭。”随后,日本著名僧人中岩园在《日本纪》中也得出类似结论。

从这些史料中可知,勾践灭吴之后,吴国王室或部分贵族等,为了躲避勾践的清洗,就逃到了处于蛮荒时代的日本。在此后岁月中,逐渐成了领导者,后来其中一支成了天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这一结论缺少考古证据支撑。根据目前考古发现可知,让日本从野蛮过度到文明的是弥生时代,时间大约是公元前300年—公元250年,持续550余年。

1884年,在东京都文京区弥生町,挖出了大量文物,与之前的“绳文时代”明显不同,而且技术进步的非常突然。此后,在日本多地都有类似发现,出土了铁器、陶器、稻米等,有着明显的中国痕迹。

弥生时代的开启始于战国晚期,当时中国战乱不已,不少临海燕人、赵人、齐人、楚人等就东渡日本;在此后时间里,每一次中国内乱,都有不少人东渡日本,给当地带去了先进文明和身高,比如日本人身材由此突然变高等。有观点认为,现代日本人是绳文人与弥生人的混血儿。

然而,弥生时代最早始于公元前300年左右,距离吴国灭亡,相差了150年左右。既然如此,日本朝拜使者宣称的“日本王室是吴太伯的后裔”,难道只是为了找一个光鲜头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一些日本学者解释认为,在公元前450年左右,吴国灭亡之后吴人东渡,但因为数量较少,加之吴国并不算太发达,所以虽然一支成了领导者(后演变为天皇),但对整体文明提升帮助不大;弥生时代是中国人大批东渡,所以导致日本文明的巨大提升。

不仅这一类有“吴”字的传承者,而且还有部分东渡吴人已经演变为其他的姓氏。比如,日本《新撰姓氏录》中记载:“

松野,吴王夫差之后,此吴人来我之始也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见,虽然还没有100%的证据证实日本天皇姓吴,但从目前来看,更多学者倾向于这一结论。至于徐福东渡,日本不少学者虽然认可东渡,但却不认为徐福是后来天皇的祖先。

关于本文话题,还有两点值得一提:一,民国初年吴佩孚发现,他与当时日本天皇同为吴太伯的第121子孙;二,日本语言中,有着大量吴地方言(吴语)的痕迹,至少说明吴语对日语有着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