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新冠“特效药”再添新消息,近日,一款名为静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pH4)的新冠“特效药”(下文简称:新冠特免)获国家药监局药物临床试验批件,正式开展临床试验。这是目前全球唯一一款使用新冠灭活疫苗免疫后的血浆制作而成的“特效药”。
据悉,该药由天坛生物研发,是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唯一血液制品板块企业。药品脱胎于“血浆疗法”的治疗原理,但又差异明显。
“血浆疗法”仅限应急方案 潜在风险较大
1891年,德国医生埃米尔 · 贝林成功使用“血浆疗法”进行了白喉,破伤风的防治,并于 1901 年获第一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此后的100年间,“血浆疗法”在多种传染病中均被应用,但评价褒贬不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2020年初,新冠爆发早期,国药中国生物曾公布过使用“血浆疗法”治疗11 例危重病人,治疗效果显著的案例。当时,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缺乏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的前提下,采用这种特免血浆制品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可大幅降低危重患者病死率。
回望2003年,北京 、香港等地也曾使用 SARS 患者康复期血清成功救治多例危重 SARS 病人, 证实恢复期病人的抗体有治疗作用。但专家表示,这种方式仅限于“既无特效药又无疫苗的特殊时期的救命措施”。
实际上,尽管康复期血浆中包含的抗体可以抑制病情发展,但对于进一步提取出有效抗体技术要求严苛。首先,血浆中真正起作用的抗原特异性B细胞比例仅为19/500000,极其稀少。此外,血浆中包含多种异己的蛋白质,会让人体产生大量无用抗体。
值得一提的是,血浆本身的安全性、复杂性和风险性把控也需要进行层层筛选,再加上血型限制与排斥反应,“血浆疗法”本身拥有太多不确定性。
高纯度有效抗体提取成功 成本低廉
即便困难重重,天坛生物的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pH4)还是提取成功了。
相关资料显示,新冠特免的原料是“新冠灭活疫苗免疫后健康人血浆”,提取工艺采用低温乙醇蛋白纯化分离法,再经过灭活以及去除方法,最终提取出富含高效价SARS-CoV-2中和抗体的静脉注射特异性人免疫球蛋白。该产品规格包括5000U/瓶(1.25g, 25ml)、10000U/瓶(2.5g, 50ml)。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的血浆原料来自国内新冠疫苗接种群体,规模巨大且广泛。分析人士指出,在原料来源有保障的前提下,该药在成本方面将会非常低廉。
值得一提的是,该药品也针对德尔塔康复者进行了血浆提取,其中活性最强的抗体2B11能明显降低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这意味着在德尔塔预防与早期治疗上2B11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目前,该2B11抗体的临床申报工作也正有序推进。
股价飞涨 消息曝出首日天坛生物涨停
据悉,该药由天坛生物研发,消息公布之后,9月6日,天坛生物开盘猛涨,仅仅三十分钟后,涨10%报34.22元,封上涨停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坛生物为国药集团中国生物血液制品板块企业,旗下拥有成都蓉生、兰州血制、上海血制、武汉血制、贵州血制五家血液制品生产企业。2021年中期财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18.113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689亿元,较去年同比增加18.7517%,基本每股收益0.26元。
近期,与新冠相关的“特效药”一经公布,总会引起相关公司股价的大幅上涨,而事实证明上涨确实拥有价值。美国的吉利德凭借新冠特效药瑞德西韦在2020年销售额达到28.11亿美元,而2021H1销售额更达到22.85亿美元。
据世卫组织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8月,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过2亿,感染人数从1亿猛增至2亿,仅历时6个多月。这确实是一个糟糕的消息,但对于“特效药”们,却是一个更广阔的市场。而在这之中,血浆疗法引申出来的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无论在成本层面,还是疗效层面,都对整个世界有足够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