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改革进行到底”优秀改革案例报道⑨

“轻装”策马强园路

——原昭山示范区与原岳塘经开区优化整合改革创新纪实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静

岳塘经开区成立于2021年,由原昭山示范区和原岳塘经开区合并而成。两区融合后,实现了“五减二增”的明显效果,即管理机构、内设机构、人员数量、领导职数、财政负担明显减少,园区聚焦主责的能力和园区活力不断增强,为推进全市产业园区改革创新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样本。

市委书记张迎春日前批示,昭山示范区和岳塘经开区优化整合可作为“五好”园区“体制机制好”的典型进行总结推介。

改革背景

原昭山示范区与原岳塘经开区均处于长株潭三市融城的核心区,共处岳塘区行政区域范围内。原岳塘经开区于2013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为省级开发区。原昭山示范区于2009年经湘潭市委、市政府批准设立,为市管园区,是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和全省“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五个示范区之一。

这些年,虽然两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瓶颈”亟待突破。比如,园区承接过多社会事务,主责主业不够突出;两区产业发展受限,没有形成产业互补;人员机构不断膨胀,运转效率不高等,这些都“拖累”园区长远健康发展。

推动园区改革创新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为构建更加精简高效的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湘潭市从去年开始筹备原昭山示范区与原岳塘经开区优化整合工作。今年,乘着“五好”园区创建的东风,两区融合按下“快进键”:1月份开始正式进入实质启动阶段,3月份进入攻坚阶段,6月份全面完成机构优化整合和体制机制改革工作,7月份按照新的管理体制运行。

新组建的岳塘经开区蓄势待发!

好的做法

回顾半年改革历程,艰难可想而知,但经验更值得总结。改革后,新组建的岳塘经开区实现了“五减二增”的明显效果,市委书记批示总结推介。市委改革办负责人归纳“经验有三”:坚持“瘦身”与“健身”相结合,找准改革突破口;坚持“加法”与“减法”相统筹,找准改革发力点;坚持“规范”与“创新”相衔接,释放改革动力源。

园区合并,机构“瘦身”。根据改革方案,两个园区合二为一,委托岳塘区委、区政府管理。新组建的岳塘经开区推进管委会机关大部门制、扁平化管理,大幅精简内设机构与领导职数,减少综合管理部门,将经济发展部门占比提高到70%左右。改革后,内设机构由13个减少到6个,领导职数减少一半。

职能调整,减负“健身”。新组建的岳塘经开区回归主责主业,作为经济“主战场”,突出经济管理、投资服务和优化营商环境等职能重点,彻底剥离原昭山示范区承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交由岳塘区27个区直部门承担。改变了过去那种大部分精力用于管理社会事务的被动局面,岳塘经开区“松绑减负”,聚焦经济建设“主阵地”。

聚焦长远发展,政策支持做“加法”,人员控制做“减法”。市、区加大对园区赋权的力度,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支持园区“按需点菜”,确保项目审批在园区内实现“闭环”办理。园区内大幅精简编外聘用人员,采取“择优上岗一批、协商辞退一批、过渡安置一批”的办法,既保留了专业技术人才,又科学合理控制人员规模。改革后,编外聘用人员由270人精简分流至103人,精简分流比例为62%。

管理规范与机制创新两不误。一方面,岳塘经开区严格按照《湖南省清理规范开发区管理机构的实施方案》有关规定规范管理机构编制。另一方面,园区统筹人事管理、岗位设置,除市管干部外,其余人员打破身份界限,无论编内编外人员,全员实行岗位聘任、竞争上岗、末位淘汰的竞争性选人用人机制,人员队伍“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格局形成。同时,破除改革前各园区不同的工资标准体系,坚持绩效薪酬发放向项目一线倾斜,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争资争项等工作作为主要考核内容,实现“以实绩论英雄”。据统计,改革后全区工资性支出总体下降35.96%,有效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

新的气象

新组建的岳塘经开区“轻装上阵”,紧紧围绕文化旅游、健康养生、商贸物流、总部经济的产业定位,以及“长株潭核心区重要经济增长极、长株潭三市公共客厅和中央花园、省级富有产业特色的新园区”的功能定位,加快推进“五好”园区建设。全年共铺排重点项目79个,年度计划投资153.52亿元。1至7月完成投资103.39亿元,投资完成率为67.3%。

如今,优化整合后的岳塘经开区,体制机制更顺了,发展速度更快了,也获得了越来越多企业家的点赞——

“要感谢岳塘经开区的贴心服务,事无大小都能为企业考虑。”湘潭伟光汇通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温婕表示。伟光汇通计划在岳塘经开区打造“千年潇湘”项目。项目进来后,岳塘经开区全程代办,帮助企业第一时间注册公司。通过官网、官微等渠道,发布招聘信息,提供人才线上服务。岳塘经开区还为企业调剂了办公室。

“实行周碰头以及‘消项制’等制度,特别是在重大关键问题上,实行‘承诺制’以及‘容缺制’等相关制度,保证了项目进展顺利。”竹埠港新区综合开发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推动项目落地,园区主要负责人主动协调,目前,项目已完成创新发展服务中心大楼主体建设及1个配套公园、4条市政道路等子项目建设,创新发展服务中心大楼预计今年9月底前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