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专题展览中,贵州展区的“非遗双创”和“绿水青山”板块充满了山野之趣,来自贵州多个地方的非遗双创产品和生态农特产品,折射出山地贵州的无穷潜力。
喀斯特地貌造就高山流水的怡人景致,也孕育出丰富多样的珍奇异宝,更为高桥极限、洞穴探险、路跑健身、徒手攀岩、展翅滑翔、水上运动等户外运动提供了多元化的探游体验。因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天然禀赋,贵州山地旅游更显张力,更有活力,更具魅力。
山地旅游几乎覆盖了贵州全域旅游版图。今年1月,在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旅游产业化建设多彩贵州旅游强省的意见》中,“打造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被列为战略发展的核心内容。宏伟蓝图需要一系列有力措施作为支撑点:积极发展以民族和山地为特色的文化旅游业,加快推动“中国温泉省”“山地索道省”建设,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带、世界名酒文化旅游带、国际天文科普旅游带、千里乌江滨河度假旅游带和民族文化旅游带等特色旅游带,加快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系统提升特色山地旅游产品和品牌。如此,“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的旅游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文化旅游主体功能区呼之欲出,四季旅游均衡发展逐渐化解淡季困局,特色鲜明、多极拉动的全域旅游目的地体系,让人们心生更多期待。
山因跌宕逶迤而歌,水因奔涌不息而舞。无处不在的奇风异景藏于山川河流,贵州的旅游资源与生俱来就有了非同凡响的诱惑力。这个诱惑力正在被不断挖掘和释放:以农业为特征的乡村游景点,如贵定金海雪山、平坝万亩樱花园、万山九丰农业生态博览园等,形成了田园与山野交错叠加的农耕景致;以体育为特征的运动游,如六盘水梅花山国际滑雪场的滑雪、坝陵河大桥世界极限运动基地的蹦极和滑翔、二十四道拐的汽车拉力赛等,无不彰显出山地运动游的巨大空间;以研学为特征的科普游胜景,如平塘国际天文科普基地、绥阳十二背后景区的双河洞、平坝黎阳航空小镇、遵义会议纪念馆等,为热衷于研学的学子和家长提供了绝佳的场所……山地旅游产品不断创新业态和服务方式,为贵州全域旅游新篇章增添鲜活内容。
国际山地旅游联盟落户贵州,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贵州山地良好条件的“倾情奉献”。2017年8月,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在贵州兴义成立,意味着以贵州为中心的国际山地旅游翻开新的一页。联盟甫一成立,贵州省就发布了《溶洞旅游服务规范》《公路自行车游道质量等级标准》《旅游步道等级划分》等10个山地旅游标准,致力于山地旅游发展的决心和雄心昭然可见。
“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这样的表述在当下表达的是贵州山地旅游独特的品质。近年来,我省把山地旅游作为旅游的基本定位,适时开展山地旅游资源大普查,编制实施山地旅游发展规划,制定推广山地旅游系列标准,突出抓好山地旅游重点项目,着力加强山地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丰富山地旅游业态。马力全开、实战出击,目的就是快速抵近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这个终极标靶,不负“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总部”声名。
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为科学、规范、有效利用富集的山地旅游资源,我省通过逐年制定一批标准,构建起完备的山地旅游标准体系,推动贵州乃至中国山地旅游目的地建设,为国际山地旅游健康发展提供实践经验。(记者 陆青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