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大理考察时,作出“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的重要指示。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积极探索新时代乡愁思想的深刻内涵,深化“乡愁”理论体系,打造“乡愁”实践样本,近日,大理乡愁研究院以“在乡村振兴中‘记得住乡愁’”为主题,“乡愁中国·大理论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法学部主任、研究员李培林,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农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尹成杰,中国扶贫基金会理事长、原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郑文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北京大学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院长王浦劬,北京润生基金会理事长、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原部长徐小青,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讲席教授、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名誉院长李小云分别做主旨报告。来自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60多名代表做会议发言。
李培林做了“乡村振兴和逆城镇化”的主题发言。逆城镇化并不是反城镇化,而是城镇化的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是由于城市的人口密集、交通拥挤、住房昂贵、环境污染等城市病,造成城市人口开始向远郊、小城镇和乡村流动。逆城镇化有三层内涵:一是乡村人口外流出现了逆转,但农耕者的人数可能继续减少;二是乡村居住人口的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绝大多数居民成为非农从业人员;三是乡村生活复兴改变了凋敝和衰落。乡村振兴的最大难点在于提高农民收入,让农民普遍富裕起来。逆城镇化是我国乡村振兴的一种选择,已经显现出未来发展的大潮。
尹成杰指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缩小脱贫地区与非贫困地区的发展差距,是“有效衔接”的重要任务,包括发展水平的差距、生活水平的差距、社会保障差距、公共服务差距、社会管理差距、发展机制和政策差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实现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基础,关键要从规划合计、乡村建设、政策扶持、产业发展、人才培养、风险应对、乡村治理、组织领导等方面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体制、机制和政策。
郑文凯在发言中谈到,当前我国已经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三农工作”重心转入乡村振兴的重点阶段,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首先必须认清转型期的特点和要求,乡村振兴的工作对象包括全体农民、全域农村和农业的全面发展,同时也要处理好全面推进与重点推进的关系。其次,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探索“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服务链”的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再次,要积极探索以合作社为核心环节的新的扶贫发展模式。最后,打造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的慈善公益品牌。中国扶贫基金会作为乡村振兴领域的全国性基金会,将立足自身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王浦劬从治理角度探讨了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乡村治理现代化问题。他指出,国家的战略政策和乡村发展的现实决定了我国乡村治理应以现代化为取向。乡村振兴包含多方面的内容,是乡村发展和乡村治理的有机统一,也是我们乡村组织、制度、文化的延续传承和现代化进程中的有效创新的有机结合。乡村振兴、留住乡愁,都要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进程中加以理解和认识。这一导向也是基于农村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农村治理体系的严峻挑战、农民思想观念的显著变化等乡村治理实践的内生需求。乡村治理现代化应以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和共同富裕导向下的利益配置格局为核心议题。以加强和优化党的领导、深化自治工作、强化法治保障、提升德治水平为路径,实现高质量的乡村治理。
徐小青认为,本次会议以“构建乡愁理论体系”为主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为此,要加强两个方面的理解:一是总书记是用乡愁的概念来谈乡村的发展问题,给乡愁赋予了新的时代性内涵。乡村发展要尊重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规律,尊重城市与乡村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特别是尊重历史文化传承的规律,使得乡愁成为铭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精神坐标。二是乡村振兴的基本目标是要重塑城乡关系。城乡长期共生共存是我国城乡关系的客观规律。乡村振兴战略正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重塑城乡关系的努力探索。要充分认识并理解乡村的农产品供给功能、生态保障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从而丰富乡愁概念和理论的内涵和外延。
李小云认为,“乡村衰落”的核心在于价值流失。价值流失带来财富流失,财富流失的根源在于人才的流失,导致乡村和城市的差距断层越来越大。乡村现代化是阻止乡村衰落的根本路径,“逆城市化”推动人口回流、资本回流和价值回流。结合在云南省西双版纳、昆明、宜良、安宁等地的乡村发展实践,李小云认为,发展新的业态、建设宜居村庄,让现代城市的动能激发乡村的潜能,实现城市和乡村之间双向良性流动,在农村发育出超越单一城和乡价值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现代新乡村价值,这是能留住乡愁的核心,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本届论坛设置四场分论坛。论坛一以“习近平乡愁论述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意义”为主题。复旦大学桑玉成教授、贺东航教授、以及来自华中农业大学、山西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高校和实业界代表参与了论坛讨论。与会学者认为,习近平乡愁论述的理论内涵包括四个方面:乡愁以乡村形态的存在为前提;以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以乡村现代化的推进为保障;以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为根本。与会学者还以云南大理、安徽小岗、贵州花茂村的实践探索为经验,总结了乡愁的实践意义:首先,创造、激发乡愁魅力,提升文化自信。其次,发掘、保护乡愁底色,构建乡村现代性。最后,记住、留住乡愁韵味,推动乡村振兴。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教授黄振华认为,大理形成了一条以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以乡愁文化保护与开发为主线,实现乡愁文化与生态和谐、产业发展等有机结合的创新型乡村振兴路径。
论坛二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主题。中国农业大学林万龙教授、清华大学景跃进教授、中国社科院吴国宝研究员、西北大学白永秀教授、复旦大学熊易寒教授、云南大学蒋红教授,以及来自复旦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宁夏社科院、湖南农业大学等十余位专家学者和实业界代表参与了论坛研讨。林万龙认为,乡村振兴以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前提。规模性返贫不宜制定具体量化标准,应从责任落实、政策设计、预警监测和有效帮扶等具体工作方面理解。景跃进在研讨中指出,构建农村现代化的乡村治理格局要运用现代化概念打破村庄共同体的‘蜂巢结构’,实现城市与乡村人口和资源的双向流动。复旦大学熊易寒教授以上海奉贤区乡村振兴实践为例,指出通过资本下乡,实现人、土地与产业的协同发展,是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此外,与会学者还从“帮户扶区”、“数字乡村构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等方面讨论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衔接机制问题。
论坛三讨论了“党的领导与乡村治理”问题。与会学者就基层党组织创新、中国农民问题的总体认知、乡愁治理资源、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和治理逻辑等方面进行研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杜志雄研究员从将农村基层织不断创新党建引领的组织机制和运行机制总结为内生产业发展型、外生产业推动型、村企共建联建型和统筹整合发展型,他认为近来农村基层党建的创新主要以强化基层党建为中心创新工作内容。南开大学讲席教授朱光磊提出,乡村振兴需要从总体上把握中国农民状况,职业、地域和户籍“三圈结构”是认识中国农民的总体框架,优化“三圈结构”依靠城市与农村的双向互动、融合发展。云南大学周平教授认为,乡愁的本质是一种乡土文化,涵盖物化形态,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等多个方面,具有补充体制性治理不足的重要治理功能。
论坛四以“美丽乡村与乡村建设”为主题。与会学者围绕“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等问题进行讨论。西北师范大学王宗礼教授从人类文明形态发展视角解读现代化和乡村文化振兴。他认为,我国当前正从工业文明形态进入生态文明形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乡村文化必须实现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换。文化和旅游部科技司原司长孙若风认为,乡村文化自信是乡村文化振兴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乡村文化旅游已经成为当下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针对乡村发展中的资金不足问题,中央党校徐祥临教授指出,建立集“生产-销售-金融”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合作社将农民组织起来进而发挥农村资金潜力的有效路径。其他学者还从“司法服务”、“数字赋能”、“村镇网络体系构建”和“环境治理”等多角度探讨了乡村建设问题。
本次论坛由大理乡愁研究院主办的首届论坛。据悉,大理乡愁研究院于2020年8月18日挂牌成立,是由大理州人民政府、华中师范大学、大理大学三方合作共建的事业单位、学术研究机构。
分享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