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巨幅长卷《湖广填川图》首次在高剑父纪念馆亮相,作为第二届《一画一故事》美术作品联展的参展作品展出,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观展。

湖广填川图》描绘了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的场景。明朝末年,张献忠攻入四川,明清军队厮杀混战,民不聊生,加上历时八年之久的三藩之乱,前后40年的战乱、厮杀、虎害和瘟疫等天灾人祸,四川全省人口已经从明朝万历六年(1578年)的600万人,锐减至不足50万人。为了改变四川人口经济现状,维护国家安定团结,康熙皇帝决定,通过大规模的人口移民来填实四川。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政府主导下的人口迁徙,覆盖湖北、湖南、陕西、广东、广西、江西、福建、云南、贵州等地人群纷纷加入这趟迁徙大群,其中湖南和湖北迁徙人口最多,被称为“湖广填四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广填川图》是画家郭炘我呕心沥血、历时八年完成。整幅画卷长27米,高35公分,全图绘制5767个人物,人物造型惟妙惟肖,长卷叙事,娓娓道来。仔细端详,人物细节、情节构思的整体展现,出其不意的设计和布局,瞬间让人看见惊喜。宁静的山野乡村,喧闹的街市楼台,疏密有致,更有风俗人情的展现,虽未能仔细端详人物面庞,但富有情绪的肢体动作,便给人以丰富的画面想象。这幅画作生动展现了明清时期的前后长达两百多年的声势浩荡的人口迁移中的历史,成为一个历史缩影和记忆,追寻四川如何来的历史答案。

好的作品,总是在记录着,并且是在长久的历史记忆中,引发反思和思考。《湖广填川图》的亮相,既是一场跨越时空的见面,也是一场民族史诗的巡礼,我们将跟随精美的线条和明艳的色彩进入到几百年的历史的空间,去探寻和寻找那段久存的记忆。

据主办方介绍,《一画一故事》展览旨在汇聚艺术力量,讲述艺术故事,邀请郭炘我作品《湖广填川图》参展,旨在在学术层面,能够达成对于经典创作与师承传统的话语的探讨,在专业层面,希望引发艺术界、学术界、教育界等对于长卷叙事的创作探讨,形成一种良好的中国绘画探索的氛围。同时,作为历史题材的绘画展现,主办方希望能够以绘画的形式,记录、创造、呈现属于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并借助大众传播,向公众传播历史趣闻,讲述中国故事,邀请更多人去关注和追溯。

其次,主办方希望这次画展能够形成一次开放和生动的审美活动的邀请,破除时空的隔阂,让广大市民能够更加轻松地与艺术见面,提高大众的美育和艺术修养。最后,也希望展览成为一次跨越历史距离和物理距离的文化交流,让岭南文化与川府文化相互触碰,迸发出多彩的火花。

据悉,本次展览将展至9月16日。

附:郭炘我《湖广填川图》(请将手机横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李巧蓉

编辑/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