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伯龙根工厂 前天

以下文章来源于火枪手阅读计划 ,作者晓枪老王

火枪手阅读计划

分享有态度有温度的新知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冲锋枪、栓动步枪、轻机枪构成的陆军步兵轻武器配置理念已经为大多数国家所接受。以MG34/42为代表的机枪开始简化类别、大规模应用冲压工艺以降低成本。冲锋枪则将生产成本压缩到极致,开始以量取胜。单兵自动武器已经全面走向成熟,达到了所谓廉价化的终极阶段。此时,步兵装备体系基本固化,似乎“不允许”再有一种全新的枪械来打破既有格局。

然而,一个看似不经意间的创新,却成为打破这一格局的始动力。

1941年,经过反复实验后,德国人依托老式7.92×57毫米口径全威力步枪弹,成功研制出一种全新的7.92×33毫米口径短步枪弹。这种新步枪弹的弹壳长度相较7.92×57毫米口径步枪弹缩短了24毫米,装药量由3克减少到1.6克,枪口初速由800米/秒下降到685米/秒,枪口动能也由4000焦耳降低到1900焦耳。尽管性能“缩水”严重,但这种新步枪弹能使自动武器的射击后坐力大幅降低,不会再出现连发射击时不可控的尴尬现象。更重要的是,它的整体性能仍然能全面“碾压”传统手枪弹。相应的,使用这种新枪弹的步枪在威力上也将全面超越使用手枪弹的传统冲锋枪。

从左至右依次为德军在两次世界大战时期装备的7.92×57毫米口径步枪弹、7.92×33毫米口径短步枪弹和9×19毫米口径手枪弹,分别供毛瑟98步枪、Stg44突击步枪和MP38/40冲锋枪使用

德国陆军如获至宝,立即要求瓦尔特公司(Walther)和黑内尔公司(Haenel)依托这种新步枪弹研发新式“自动卡宾枪”。1942年,两家公司分别拿出了名为MKb42(W)和MKb42(H)的设计方案。经过小规模试验后,黑内尔公司的MKb42(H)胜出,随即被呈交给希特勒做最后“审定”。

熟料,希特勒强烈反对使用7.92×33毫米口径短步枪弹,他认为德军应该装备一型货真价实的冲锋枪,而不是在枪弹性能上“缩水”的MKb42(H)。不过,德国陆军兵器局并没有因此放弃,他们阳奉阴违地按冲锋枪的命名规则将MKb42(H)定型为MP43冲锋枪,随即开始小范围列装作战部队。万幸的是,MP43在实战中大放异彩,迅速赢得了德军士兵的青睐。士兵们如潮般的好评和增加MP43产量的要求迅速传达到德军高层。1944年,“回心转意”的希特勒以自己钟爱的“Sturm”(暴风雨)一词,将MP43重新命名为Sturmgewehr 44步枪,简称Stg44。

瓦尔特公司的MKb42(W)虽然落选,但设计上其实不乏新意,可见其采用了手枪式握把和直枪托

MKb42(H)步枪的设计师正是MP18和MP38/40冲锋枪之父雨果·施迈瑟(Hugo Schmeisser)。对冲锋枪设计了如指掌的施迈瑟非常清楚这种武器的缺陷。德军士兵们也许应该感谢施迈瑟,早已功成名就的他并没有在枪械设计上止步不前,对理想单兵武器的执着追求使他一手缔造了Stg44这型划时代的全新步枪。

那么,凝聚了雨果·施迈瑟设计理念精髓的Stg44,到底具有怎样的超越时代的价值呢?

总体上看,Stg44以仅仅4.6千克的重量和940毫米的长度,实现了令无数“前辈”望尘莫及的后坐力可控目标,能使用步枪弹进行有意义的全自动射击。此外,Stg44的弹容量达到30发,火力持续性与当时的轻机枪相当。火力与冲锋枪一样猛烈,而威力又比冲锋枪大得多的Stg44,几乎兼具了栓动步枪、冲锋枪和轻机枪的所有优点。士兵们终于找到一种能在战场上“包打天下”的理想自动武器。

Stg44与我国的56-2式冲锋枪(我国仿制改进的AK47)对比,可见两枪布局十分相似

除整体性能优异外,Stg44的很多设计细节也可圈可点。

从布局上看,Stg44采用上下机匣结构。枪管安装在上机匣上,下机匣(发射机)通过两根销子固定在上机匣上,拔掉两根销子就可以分解。这种在当时略显怪异的做法却成为如今步枪设计领域的绝对主流。Stg44的机匣截面被冲压成“8”字形,枪机框、枪机截面同样为“8”字形,机匣依靠这种“8”字形构型完成对枪机框、枪机的约束和引导,无需加工专用枪机框和枪机导轨,省工省时易处理。今天依然活跃的G3家族和M16家族步枪就传承了这种无枪机框、枪机导轨的机匣设计理念。

半装入的Stg44枪机组件/自动机,可见机匣截面为8字形,这种机匣便于进行冲压加工

从外形上看,除枪托和握把外,Stg44看起来几乎就是“一堆铁皮”,没有任何木质零部件,这在今天看来很正常,但与“同辈”的毛瑟98、M1加兰德和G43等通体包木的步枪相比,就显得“格格不入”。此外,Stg44采用的手枪式握把和上置活塞,也是在“后辈”们身上才发扬光大的设计。

从内部结构上看,Stg44采用了枪机偏移闭锁和导气式原理。其活塞直接与枪机框连接在一起,也就是俗称的长活塞导气式。长活塞导气式原理在当时的机枪中较常见,但在步枪中鲜有应用。Stg44的导气孔位于枪管中前部,导出能量充足、稳定、可靠,因此成为后世突击步枪的标准设计。以高可靠性见长的AK系列步枪就继承了这种导气方式。

由上至下依次为M1加兰德步枪、PPSh41冲锋枪、Stg44突击步枪。前两者尽管也是经过战火考验的优秀产品,但在设计理念的先进性方面远不及Stg44

从外观上看,Stg44采用了直枪托设计。在此之前,所有步枪几乎都采用了下弯枪托设计,射手将脸贴在枪托上进行贴腮瞄准时,视线与枪管离得很近,这有利于降低瞄准基线,减小暴露面积。采用下弯枪托的枪械,准星和照门位置较低,不凸出于枪身。而Stg44采用了直枪托,射手贴腮的位置相应增高,准星和照门也高高耸起。

图中1、2为Stg44突击步枪的枪机和枪机框,3、4为AK步枪的枪机框和枪机,可见步枪应用长活塞设计,并非AK步枪首创

直枪托设计的优点是缩短了枪管轴线到抵肩受力点的力臂,有利于减小枪口上跳,这对全自动枪械而言意义非凡。众所周知,卡拉什尼科夫将AK步枪的枪托由弯改直已经是1959年的事了,而如今的枪械无一例外地都沿用了直枪托或准直枪托设计。由此可见Stg44的设计理念有多么超前。

尤为可贵的是,Stg44的分解结合难度远低于同期枪械。笔者有幸拆装过包括Stg44、SVT-40、M1加兰德在内的十余款二战枪械,只有Stg44的分解接合不需要任何工具,分解后没有易遗失的小零件,且操作步骤非常合理,简单易学,使用者几乎不需要学习什么技巧,就完全能快速掌握。

Stg44高高耸起的照门和准星(红圈处)。对比同时期其他枪械,你就会发现Stg44的这一设计在当时绝对是特立独行的

总之,相较同期所有枪械,Stg44的设计几乎在每个方面都是颠覆性的。尽管这些设计大多并非原创,但Stg44将它们结合得异常完美。自马克沁发明机枪后,自动武器领域还从未有过如此集中的、巨大的、爆发性的进步。更具历史意义的是,Stg44的布局、结构和设计思想都在后世步枪身上得到了忠实传承,它几乎以一己之力确立了现代突击步枪的整体概念和设计框架,同时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要问,到底是什么成就了划时代的Stg44?

答案就是“自上而下”的设计模式。“自上而下”中的“上”,指的是以枪械设计师为代表的,居于知识体系和生产链顶端的,通常具有长远眼光的“顶层设计者”。而“自上而下”中的“下”,则指的是以生产厂家、一线官兵为代表的,居于知识体系和生产链末端的,通常相对短视的“基层生产者”和“基层使用者”。所谓的“自上而下”式设计,就是以设计师为主导,带动生产者和使用者完成产品迭代的设计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生产者和使用者所要做的仅仅是接受新产品,并重新组织生产和训练,几乎无法干涉设计过程。

这幅摄于1947年的照片很好地诠释了“自上而下”设计模式以及设计师的崇高地位:身为上士的卡拉什尼科夫正给几位苏军校官授课

在“自上而下”的设计过程中,往往不需要大部分人达成共识,只要“顶层设计者”达成共识就足以使研发工作顺利推进。同时,由于主导力量专业水平较高,调动资源能力极强,设计方案往往大胆而新锐,一旦设计成功,产品往往能形成领先一代甚至几代的优势。同时,由于新旧产品跨度大,新产品覆盖广,会促使配套产品和相关领域均产生大幅变革。如今的战斗机行业,就处于典型的“自上而下”的设计模式中。

作为“自上而下”设计模式的代表,Stg44项目自启动伊始就没有获得所谓的广泛共识,更没有强烈的基层需求牵引。在它诞生前,各国军方和绝大多数枪械设计人员,对于轻武器的发展方向仍然存在极大争议,甚至是倍感迷茫,根本没有达成广泛共识的基础。而德军内部也没有表达出淘汰“三枪并行”装备体系的强烈意愿。相反,在他们看来,至少诞生不久、正在使用的机枪和冲锋枪仍然是十分先进的,没有冒着打破既有装备体系的风险,引入一个全新枪种的必要。

由此,我们也能看出Stg44最初背负了多么大的风险。尽管出自早已功成名就的雨果·施迈瑟之手,但对于一型与任何既往产品都不存在继承关系,几乎“无中生有”的创新产品,谁也不可能断定它的命运。Stg44和它所使用的新式短步枪弹,从立项到投入战场仅仅经历了一年多时间,研发人员恐怕根本就没打算组织大规模试验和论证。换言之,它所谓的先进性,在1943年之前,只是未经实践检验的“纸面空谈”。

此外,引入Stg44这样一种全新的武器,意味着要改变德军的既有轻武器编制体系,颠覆枪械生产厂家的生产秩序和德军士兵的使用习惯,这对处于战争泥潭中的德国而言几乎是不可接受的。因此,如果从更高层的战略视角审视,也许就不难理解希特勒为什么会断然否决MKb42(H)方案。当过兵扛过枪的希特勒一定在想,在前线和后勤双双吃紧的时候,为装备一种射程不如老式步枪远,近距离火力很可能也不如冲锋枪猛烈,更没经过科学试验和论证的新枪,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新开枪弹和枪械生产线,那简直是疯了。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与雨果·施迈瑟站在一个“战壕”里,同为“顶层设计者”的德国陆军兵器局,顶住了压力,用偷梁换柱的手段,让MP43(即Stg44)走上了战场。如此看来,整个Stg44项目更像是这些“顶层设计者”固执己见,不顾国情、军情、产情,做出的一次孤注一掷的豪赌,他们利用权力和资源优势,“迫使”生产厂家、后勤供应方,以及数以万计的德军官兵接受了自己的产品。

所幸,Stg44的设计成功了。是实战使它的先进性“由虚转实”,是实战使反对者改变了想法,是实战开启了属于突击步枪的时代。而“被动接受”了Stg44的德国军队,几乎是“稀里糊涂”地引领了这一时期最伟大的枪械革命。

Stg44彻底取代了辉煌数十载的栓动步枪、半自动步枪,淘汰了专用轻机枪,将冲锋枪逼出主战枪械行列,成为步兵班组的绝对核心。这对步兵战术而言无疑是一次伟大的变革,但对枪械本身而言也许更像一次无奈的妥协。

与Stg44配套研发的红外夜视装置,也对枪械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如何理解这一观点?实际上,突击步枪能轻易颠覆“三枪并行”的局面,其背后的动因就在于枪械在整个装备体系中的地位正在逐渐下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枪械主导地面战争的时代早已成为历史,坦克装甲车辆以及各类火炮成为地面作战力量的绝对核心,而作战飞机也开始在地面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切都使枪械之于战争的价值大幅下降。尽管突击步枪的有效射程只有400米,相较传统栓动步枪下降明显,但实际上在超过400米的对战中已经轮不到用枪来“说话”了。换言之,这样的性能指标已经足够应付任何一场战斗。

Stg44无疑扮演了那个时代“枪械之舞”的领舞者角色,但也正是在它跃上舞台的时刻,正是在整幕“枪械之舞”走向高潮的时刻,人们突然匆匆离场,奔向了由战机与坦克主导的新舞台。

本文摘选自《一本书看懂枪械百年史:从无烟火药到理想单兵战斗武器》(略有删改,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

本文作者:晓枪老王

本文责任编辑:老布

One for All

All for One

Musketeers are

always ready

军事|汽车|模型|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