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子山村是临县碛口镇的一个小山村,与古镇景区仅一河之隔。厚重的人文历史、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为山村植入了生机勃发的神韵和灵魂,也为村民输送着随时代不断进步的动力与活力。

陈国斌、刘润娥夫妇就是追随着时代的洪流,在寨子山村深深扎根,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的典范。

十几年前,寨子山村大部分村民都只能靠地里的庄稼维持生计,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不少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刘润娥同样跟着丈夫,在外地跑三轮搞运输。夫妻俩虽然吃苦能干,但多年过后也没有攒下一点积蓄。

脱贫攻坚开展后,刘润娥一家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孩子上学有了保障。更让刘润娥欣喜的是,随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的开通,寨子山村成了这条沿黄旅游大通道上的重要红色旅游景点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村子逐渐兴旺了起来。夫妻俩从中看到了机会,决定放弃外出打工,在村子里谋求出路。

刘润娥脑子活络,四处筹钱承包了寨子山村口大路边的一家客栈,自己经营。果不其然,开业仅仅两年,刨去各项开支,刘润娥有了人生第一笔积蓄5万元。去年,她的同福客栈被市文化和旅游局命名为“黄河人家”,刘润娥也过上了自己“结婚以来最幸福的活法”。

这几年,像刘润娥一样,寨子山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乡创业,与家乡实现共赢。村里农家乐、烧烤摊、蔬菜大棚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家都说,现在家乡和外面一样有发展,待在家里不仅安稳,挣得还更多了。

相比以前,如今的寨子山村已经面貌大改:新建的幼儿园和小学带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新建的活动中心、图书馆丰富了村民们的文化生活;“历史文化名村”“美丽宜居示范村”的头衔相继落地,文旅、蔬菜产业逐渐多元化发展……寨子山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迎来了真正的小康生活。记者 刘子璇 实习生 成政儒

吕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