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从得知《余生,请多指教》受到“清朗行动”影响,被延后上映,

讲真,红颜秀整个人都不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盼星星,盼月亮,等一部演员、制作班底都抗打的剧,结果命运多舛,

我们的小猴子杨紫前脚因为吴YF导致《青簪行》遥遥无期,

后脚《余生,请多指教》又被迫延后,也是流年不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期对娱乐圈的整治力度持续增大,

规范饭圈文化,强调艺人艺德,对“流量”实行严控,这标志着依靠粉丝和流量划分演员等级的日子一去不返了,

而更多的好演员,也能够有机会慢慢浮出水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严控之下,有些剧集或延期,或暂停,也有些剧集如约而至,

比如上周末多平台同时上映的《我的砍价女王》,

由林更新、吴谨言、吴奇隆领衔主演,

这是继《步步惊心》之后“四爷”和“十四爷”首次合体再次上演兄弟之间的相爱相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来看,林更新这条男主线,已经初步展现出了“商战”苗头,

吴谨言的女主线,也是走了一条女性独立自主、工作比爱情重要的励志路,

中规中矩的大框架,只是看了两集的红颜秀真心不懂,这个框架是怎么做到“天雷滚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集就信息量奇大,

开场两分半,男女主就上演了一出公交车广告牌的世纪壁咚+意外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讲真,编剧写这段的时候,是不是参考了多少古早偶像剧?

身高悬殊的男女主随便一个动作就能亲上,史诗级的狗血剧情直接给了观众会心一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令人窒息的操作又来了,

男主不知道为什么蜜汁自信觉得全世界的人都想骚扰他,

在自己家的酒店COSPLAY花匠,被路过的女主一顿教育,告诉他花不能这么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红颜秀承认林更新的颜值很高,

但真没到惊为天人全世界都要骚扰他的地步,这段描写实在是尴尬得让人脚趾抓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主这边也有很多反人类的操作,

看得出来一些剧情的设置是想为女主坐实敬业、励志、工作高于爱情的人设,

但是刻意的突出就会让观众有种这个女主智力不高的感觉,

目前从“砍价师”这个行业的专业性上,主创并没有着大量笔墨描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正红颜秀以一个观众的角度来看,

“砍价师”这个行业很吸睛,我很想了解,

但吴谨言并没有为我演出这个行业究竟特别在哪,她作为行业翘楚工作手段有什么特别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砍价女王》的剧情也十分悬浮,

人物关系混杂且形成小型关系闭环,仿佛世界就他们酒店那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主的未婚夫婚礼现场悔婚后,又和男主的亲妹妹在一起了,

而且还堂而皇之出现在女主面前,男主作为酒店总经理,

面对哭求未婚夫回心转意的女主,不为所动,非要带到保卫科了解发生混乱的经过,

说句实在的,这种不会变通的总经理,红颜秀单方面觉得他被篡位是迟早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前觉得孙俪的《理想之城》扑得无声无息,

就有一定剧情悬浮,不接地气,立不住脚的原因,

对比来看,《理想之城》好歹有内核,言之有物,演员演技全员在线,

《我的砍价女王》真是要啥没啥,多看一分钟都是煎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砍价女王》属于典型的粉丝剧,

格局小、立意浅显、制作成本低、剧情狗血,除了男女主的粉丝舔屏,其他人大多都看不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宣传工作上,这部剧也没有做到有的放矢,

着大量笔墨打造现代都市感,宣传文稿凸显女主穿着百变,却忽略了故事内涵和塑造角色形象,

放着很好的“四爷”ד十四爷”的题材不好好利用,

却为男主林更新疯狂加注“商战”筹码,共鸣感太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阶段在“清朗行动”的高压下,

很大一部分仅依靠热度、流量火爆的艺人无法再依靠“明星效应”继续圈钱,

小鲜肉们纷纷开始注重自己的业务水平,总体来说是一个向好的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实行“肃清”的初期,由于谁也不知道肃清的尺寸力度应该掌握在何处,也不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副作用,

名气热度较高的艺人作品被拿到放大镜下反复斟酌,被一些黑粉故意拿出来吹毛求疵,

而名气热度不够高的艺人由于关注度较低,反而对其所呈现的作品相对包容性更强。

执行规则过分矫枉过正不仅会导致艺人们开始懒于营业,佛系工作,

短期之内也会使得市场之上的作品趋于平庸,没有进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正合格的作品,不在于艺人是否出名,

而在于艺人业务水平是否过关,作品质量是否过硬,

观众想看到的一直都是担得起名气的艺人呈现出优秀作品,而不是单一的让艺人社会地位降低,人设粉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是很多观众怀念湾湾偶像剧井喷时期出现的港台“偶像”的原因,

那时的很多艺人都是影视唱跳主持俱佳,诸如张韶涵一类的演员能够火爆至今,

是因为她们的作品即便在十几年后的今天来看,虽然审美和人设已经落伍,但个人业务能力依然出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艺人被叫做偶像,就承担了相应的社会责任,

要向社会传播出正能量,让每个看到你表现的人都能在你身上看到正确的引导方向。

而不是他们我行我素、卖惨卖蠢的样子,那个不叫无畏个性,而叫无礼无知。

“落地”和“技术”是检验一个艺人能否被称为“偶像”的基本要求,

要让普通人在偶像身上看到如平凡人一样的努力踏实,哪怕没有惊鸿一瞥,

但能够在所在领域细水长流、脚踏实地、慢慢进步,就值得我们为之喝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希望我们的国剧在经历过这番洗礼后,能够更上一个台阶,

真正集百家所长发挥出巨大的能量,

也希望青年演员们不要灰心,下苦功夫磨砺演技,在属于自己的平台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