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面对面》栏目播出了《李绍嬅:无声的爱》,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付根原创作曲并演唱手语版《彩虹天使的爱》,感动了屏幕前的众多网友。而这,只是服务中心近来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真招实干提高群众满意度的一个缩影。

立足品牌建设,文化惠民如火如荼

打造“惠•心”党建品牌,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大众性的文艺活动,推动基层文化繁荣发展。“惠”是努力方向,“心”是标准态度,以此为引领,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定期举办公益展览、书画比赛、非遗在社区等活动;组织文艺轻骑兵深入社区、校园、军营、福利院,开展基层文艺汇演;延长美术馆开放时间,打造“夜游季”特色主题周,惠及群众4万余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不断完善文化惠民活动体系,丰富培训形式。“配餐”变“点餐”,把以前培训课程设置什么群众学什么,变为群众点什么设置什么;“单向”变“双向”,既把学员请进来,又把老师送出去,双向渠道开展培训服务;“主办”变“主导”,目前全市共有17家联动单位、3处社区文艺活动中心优选舞蹈、声乐、书法、钢琴等优质课程28项共975课时,定期开展各项文艺培训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足本土资源,文艺创作精品涌现

服务中心深挖本土历史文化资源,追寻抗日英雄足迹,讲好潍坊红色故事。文艺创作部赴诸城市石桥子镇刘家庄村进行创作采风,并多次召开研讨会,就创作体裁和主题反复研究。7月25日至8月4日,全体创作人员冒酷暑,废寝忘食完成茂腔小戏《情满荆山》《龙城母亲》《赴宴》《少年当自强》四部作品,目前均已进入搬上舞台前的策划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彩虹天使的爱》外,中心多部舞台剧连获省市大奖,文艺精品创作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陈少敏》《头雁》、茂腔《党费》《王尽美》《初心永恒》、音乐剧《渤海走廊》和周姑戏《淌水崖》分别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山东省优秀剧目展演名单;原创相声《潍坊名人堂》获2021年度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优秀文艺作品评选二等奖;快板书《好妈妈》获潍坊市“中国梦•新时代•跟党走”百姓宣讲比赛一等奖。

立足人才优势,文化队伍优选配强

创新实施基层文艺骨干选拔培养机制,充实人才队伍,建设市、区及村镇三级文艺骨干人才队伍,将重视人才的制度建设转为集聚人才的实际行动。

充分发挥文化阵地作用,组织中心业务骨干、社会团体文艺志愿者进行定期学习,制定全年最低培训课时标准,严格培训、考核制度。通过市、区、乡镇骨干培训层层扩展,累积培训基层文化带头人185人,乡村文化工作者600余人,形成了“市有文化品牌、乡镇有文艺队伍、村里有文艺活跃户”的群众文化新格局。基层文化带头人按照市重点文化工作和百姓需求,利用现有场地、设备、资源优势,为周边居民提供优质文化服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从传统的“送文化”向“种文化”转变。

立足长效机制,新时代文明实践有声有色

持续推动“微笑服务 情满潍坊”活动走深走实,建立长效机制,坚持“微笑”待人、“热情”做事,用“热心、真心、细心、恒心”的“四心”服务理念不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组织文化志愿者常态化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和“防疫有我”公共场所疫情防控引导服务;改造美术馆等文化场所设施环境,设置无障碍通道;开展“向杨守伟同志学习”为主题的普通话演讲比赛;邀请潍坊聋哑学校老师进行手语培训,领导班子带头学习,一线工作人员认真练习,学习“你好,欢迎来潍坊市美术馆”“你好,请佩戴口罩”“请测量体温”等特定手语表达方式,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蓓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