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酋猴”这一中文名字最早出现于1922年出版的《动物学大辞典》,是因为它的拉丁学名中用了一个“西藏”的地名,但事实上,藏酋猴并不产于西藏,所以有的学者根据它的2个主要特点,认为应该叫做“毛面短尾猴”,因为它头顶上的长毛从中央向两侧披散开,而且在面颊上和下巴上都生有浓密的须毛,就象络腮胡须一般,是其独有的特征;另外它的尾巴比猕猴的要短得多,呈残结状,但覆毛良好,上侧的毛色比下侧色深,长度仅为体长的十分之一。
藏酋猴体形较为粗大,雄兽的体长为61-72厘米,体重14-17.5千克,尾长8-10厘米;雌兽的体长为51-62厘米,体重9-14千克,尾长4-8厘米。有一对大的犬齿,雄兽的脸部为肉色,眼围为白色,眉脊有黑色硬毛;雌兽的脸部带有红色,眼围为粉红色。全身披着疏而长的毛发,背部色泽较深,腹部颜色较浅,头顶常有旋状项毛。
藏酋猴又被称为“峨眉猴”,这猴不惧怕人类,能与游人和平相处。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峨眉猴”的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而且随着峨眉山旅游公路和客运架空索道的开通,有的群体开始了“历史性”的大举迁移,扩大领地达60多平方公里,有的甚至活动在海拔较高的主峰“金顶”一带。游客在山上投宿,如果防范不严,没有注意关严窗户,有时房间里就会突然出现许多 “不速之客”,它们聚集在床上、板凳上、桌子上、地板上,翻箱倒柜,闹个不停。
藏酋猴大举迁移的原因据有关人士分析可能有以下方面。其一,峨眉山对外开放以后,进山的游客越来越多,“峨眉猴”也逐渐吃惯了“嗟来食”,养成了懒惰的习惯,再也不愿意费力寻找野食充饥。过去由于交通原因,游人均为徒步游山,它们就聚集在半山腰游客登山必经的路上等候,以游客的“赏赐”为生。游客大多坐汽车转缆车直上“金顶”,使藏酋猴聚集地的游人骤减,使沿途乞食喜凑热闹的“猴儿们”也感到了生存威胁,便随之改变了栖息地点,向山顶一带迁移;其二,徒步上山的游人,主要是一些来朝山拜佛的香客和居士,他们所带食物“猴粮”多为粗食,而坐车上山的游人则以度假或旅游的人士居多,他们携带的“猴粮”不仅种类较多,而且也比较高级,整日索食的藏酋猴吃惯了“美味佳肴”,口味也在日渐提高,使得它们哪里有好吃的就往哪里跑;其三,藏酋猴内部的 “领地”之争也不断发生,各个群体“部落”之间时常因为争斗、争食、争好食而引起的战事不断,结果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落荒者只得另辟领地。
峨眉山的藏酋猴扩充领地是喜是忧,人们的看法不一。有的动物专家认为,根本就不宜向野生的藏酋猴人为投放食物,而应该帮助它们“自食其力”,从而减少它们对于人类依赖的“勇气”与“信心”,否则照此下去,天长日久,野生藏酋猴的消化功能势必受到严重的影响,其自然的性情和生活习性也会随之“恶变”,抵抗力会减弱,也极不利其繁衍生息,到那时,也许就会“猴将不猴”了。但热衷于开发旅游业的人士大多认为,四方香客,八方游人都万分“钟情”于峨眉山的“灵猴”,愿意“孝敬”“猴居士”,将此作为游山的一大乐趣。
藏酋猴将活动区域扩大,可以使更多的游人感受这种“人猴相亲”的欢乐场面,实在没有必要去改变。不过,也有人以群体繁殖过快,有些“流氓猴”的恶作剧使游人受到受害等为由,捕捉了很多藏酋猴在山下进行人工饲养,为游人提供逗乐、照相等服务,同时也能取得一些收入。
藏酋猴喜群栖,由十几只或20~30只组成,大群可达百余只。每群有1-3只成年雄猴为首领,遇敌时首领在队尾护卫。喜在地面活动,在崖壁缝隙、陡崖或大树上过夜。
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