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对奥特曼粉丝而言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25年前的这天,一部叫《迪迦奥特曼》的特摄片在日本开播。这部作品凭借着人文关怀、社会反思的剧情和逼真的特摄手法,带圆谷走向了新的转折点,为后续《奥特曼》系列的构成打下了坚实的人气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至今日,《奥特曼》系列仍在不断推出新作,无论中日,很多少年儿童乃至成人都深被这些光之巨人的魅力所吸引。

不过都说“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奥特曼》在中国热播了这么久,有人看到了其中宣扬的勇气,有人却看到打斗中的暴力。

还人则是看到衍生品的暴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圆谷本身在商业化的道路越走越远外,一些非官方的商家也趁机借这一IP生产各类的商品,妄想赚个盆满钵满。

就在9月上旬的这几天,上海警方就查获了一批价值400万元的假冒奥特曼模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这也只是少数能受到法律制裁侵权商家,如今的市面上,还充斥着各种奇奇怪怪的伪劣奥特曼衍生商品,其离谱程度绝对超乎你的想象。

01·奥特曼假的有多离谱

01·奥特曼假的有多离谱

印有奥特曼图案的盗版衣服、文具、玩具早已是见怪不怪,谁小时候还没买过这些假货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奥特曼》系列一直在更新,玩具、零食厂商们也一直在跟进,也许很多没看过新生代的人都不知道这些零食上印着的是什么奥特曼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圆谷设计的奥特曼已经没办法满足商家们,干脆就左拼右凑、胡乱配色,自己“设计”几个奥特曼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模型可不只限于等比例,透明的大头奥特曼也是有的,在阳光下好像还能变色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说这几年最火的奥特曼衍生商品,那必定是有官方授权的新创华奥特曼卡片了,不过卡片这东西是最容易模仿的了,一不小心就可能买到假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说到假货奥特曼商品,那必定不能少了摸老师的“奥特曼玩具”特辑,在这里,摸老师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奥特曼玩具。

一支把手的位置设计得非常巧妙的“奥特曼水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奥特曼外观设计的手动风扇,发射出来的光线就是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永远不知道商家的脑洞能有多大,原来奥特曼也能像变形金刚一样从人形变为机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giegie”梗火起来后,“棒棒糖存储器”就成了新一代的网红玩具,一些商家就将奥特曼与这类玩具相结合,于是就有了这款除了头勉强能看出是奥特曼的存储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设计还有缺陷)

来,我们看一眼鬼畜原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商家做不到,在商家眼中,奥特曼能投篮、能变老虎机、能变陀螺、能变手表,总之一切皆有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说罗列了这么多的奥特曼衍生商品,但它们还不足以称为“离谱”,因为在下面这些商品面前,所有奥特曼都是“战五渣”:

谁能想到从宇宙另一端远道而来的光之巨人,来到地球后竟成了观音或佛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事还在9月8日的时候,冲上了微博热搜,累积阅读量也达到了1.1亿之高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没有真正的情怀,只有永远的利益

02.没有真正的情怀,只有永远的利益

对于粉丝而言,《奥特曼》系列的魅力在于正反角色们在剧情当中的各种表现,以及在这些表现中无意间透露出的关于社会问题、人物关系、特殊情感的思考,或者展现了新时代的特摄技巧和CG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些方面,《泽塔》可以算是集大成者了)

而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部分粉丝也将奥特曼与短视频融合,各种二创视频涌现。虽部分作品存在浮夸甚至是丑化的现象,但也确实扩大了奥特曼在国内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这一IP---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奥特曼》系列的国内版权方世纪华创近几年一直都在积极做宣传,从购买播放版权并大力推送,到开发、授权相关的音像制品、图书、文具和玩具,再到各地开展线下活动。

从线上到线下,无论是年龄维度还是地域维度,《奥特曼》系列在国内的知名度都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这些魅力和人气,让粉丝们愿意去掏钱购买相关产品,想尽微薄之力去支持《奥特曼》这一IP。然而在某些商家看来,粉丝们的狂热就是最好的商机,加之近年来,各种创意玩具层出不穷,若是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岂不是能达到“1+1>2”的效果?

于是,便有了上述的各种奇葩玩具。

虽然对于年纪稍大或是成年粉丝而言,这些玩具自然是被蔑视摒弃。但对于年龄更低,阅历尚浅的孩童而言,这种既有奥特曼造型,可玩性又强的玩具自然是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不过那些所谓的观音佛祖奥特曼,则可能是为了迎合成年人猎奇与恶搞心理的奇葩产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说国内玩具厂商为蹭奥特曼这一IP的热度而疯狂制作奇葩玩具,但如今的圆谷,或者说万代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奥特曼粉丝们之所以吐槽如今的奥特曼商业化越来越严重,不仅只是因为相较于之前的作品(昭和、平成),剧情深度有所下降,还体现在变身器的花里胡哨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新生代起,奥特曼的变身器就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展现变身器的可玩性,在剧情当中也会用大量篇幅去播放变身画面,昭和系、平成系的“一秒变身”几乎已经变成了历史。

很大程度上,这一的安排也削弱了剧情的紧张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方面,圆谷本身也是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罗布奥特曼》中,圆谷其实就有意摆脱“借前辈力量”这种方便卖玩具的设定,因此在这部奥特曼中,没有其他前辈的本体登场(暗黑欧布非本体),变身方式也只是单纯的采用四种元素。

只不过在后来万代的“强烈要求”之下,圆谷才把前辈们加到元素水晶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后来的《泽塔》把这种极具商业化的套路玩出了新花样,但这也要建立在优秀的创意和剧本之上才能不带来突兀感。

如今的《特利迦》就因为定位和剧情上的诟病,连同变身道具都一起被骂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的奥特曼,已是七分剧情三分广告了。

03.最后

03.最后

可以理解,要想拍好一部剧,不能只是单纯的“靠爱发电”,充足的资金是一切的基础,更何况是特摄这种对道具、特效要求极高的影视片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一直以来,圆谷总是在变身器、模型上下足心思,既想做到不突兀,又尽可能地赚到更多的钱。只是有了万代的加入后,圆谷在后者下的心思可能更重了一点。

另一方面,在版权相关事件上,圆谷都没有停下过脚步。我们时不时就能看见某某商品和奥特曼联动,某某作品侵犯了奥特曼的名誉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不过国内的假冒奥特曼玩具无论是数量还是形式都过于夸张,圆谷根本就不可能一一维权吧?

作为奥特曼粉丝,无论是官方还是非官方厂家,都希望能多点真诚,少点商家套路,让奥特曼继续保持那个正义勇敢的高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