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行走的照相机

7月底,在新政权交替前两周的阿富汗,枪声响起。

一声、两声、三声...

子弹落在早已奄奄一息的老人身上,数秒后,他断掉最后一口气。

老人是位“喜剧演员”。

他生前许诺:“要把欢笑带给每个人。

直至临死前,还在试图逗笑刽子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人名叫Nazar Mohammad,他有两个身份:

生活中,他是警察部队军官Nazar Mohammad

在网上,他是小有名气的网红Khasha Zwan

他的视频,没有滤镜、没有精心搭建的布景、连台词都透着一股子糙劲儿。

有时候可能一句话都没有,就像默片一样。

连主题也只有一个:“嘲讽塔利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镜头之下,有塔利班的恶行、战争下苦中作乐的平民、甚至他还讽刺过塔利班前领导人。

我们都见识过塔利班的残忍,就明白,这样的大胆挑衅有多危险。

卡沙也深知,自己的所作所为会招致怎样的后果。

他早早就和朋友模仿过自己被塔利班杀害的情景。

视频中,他躺在地上一动不动,任由朋友拖来拖去,像真的死了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这和塔利班那群暴徒比起来,还是太仁慈了。

卡沙说过,做视频,是想把欢乐带给每个人,可是看完他的视频,我却笑不出来。

即便语言不通,听不懂他在讲什么。

可我能感觉得出,卡沙的幽默里,藏着绝望的底色。

他夸张地将战火下一出出荒诞又现实的悲喜剧搬到镜头前。

一个个让人捧腹大笑的的包袱背后,是可怕残酷的现实。

极具讽刺,发人深思。

一位60岁老叟,在战火中,以这样的方式苦中作乐。

如果在和平年代,也许他早已名利双收、实现财富自由。

可惜他生在阿富汗,这么做,只有死路一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阿富汗局势发生剧变后,卡沙立马就被塔利班盯上了。

7月22号,卡沙正在和家人过一年一度的开斋节。

四个全副武装的塔利班士兵突然破门而入,将他从家里拖走。

孩子们开始尖叫、大哭

妻子紧紧抱着孩子们,此刻她也惶恐不已。

几个年长的孩子已经预感到即将要发生什么。

他们鼓起平生最大的勇气,恳求塔利班士兵,能最后再抱抱父亲。

杀人如麻的恶徒怎能有常人的同理心,这个卑微到极点的请求,自然被拒绝了。

他们像提牲畜一样,将卡沙强行押进车内。

他知道自己即将迎来的命运,但依然表现地十分淡定,没有丝毫慌张。

甚至还在试图逗笑这些刽子手。

一个士兵被卡沙调笑的话语激怒,接连重重地扇了卡沙几把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坐在另一侧的士兵露出笑意,可是下一秒,他就举起手中的枪,对同伙说:

“杀了这个恶徒,别让他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卡沙视频中的段子再次上演,这一次,主角是他自己。

他被绑在一颗树上,动弹不得。

这些士兵,嘴里骂着脏话、互相嬉笑着,朝这个手无寸铁的老人疯狂射击。

手臂、胸口、腰、大腿,没有一枪致命,但却让卡沙的痛苦层层升级。

在卡沙被带走的两小时后,他终于彻底没了呼吸。

这群士兵又把他的尸体踢来踢去,好似在对待一个寻常的玩具。

家人们在一处小树旁找到了卡沙满目疮痍的尸体,抱头痛哭。

没想到,一家人竟要以这样的方式“团聚”。

这一天,卡沙家人永生难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卡沙就这么走了,他的死不禁让家人感到悲痛。

这件事被媒体报道后,很多人都在为他的离去而愤慨,自发悼念这位伟大的老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阿富汗第二副总统听闻这件事后,愤怒直言:“那一巴掌,也扇在了阿富汗民众脸上,这是对人性与人格尊严的双重践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过多久,杀死卡沙的两名塔利班士兵被逮捕了。

但在实行“丛林法则”的阿富汗,他们未来能否能被判决,依然未知。

塔利班发言人拒绝为这件事道歉,理由是:卡沙曾虐杀过塔利班士兵

但至今,除了零星几张卡沙与枪支的合影以外,并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这一点。

儿子登上阿富汗电视台,为卡沙正名:

“我爸爸只是想让大家的脸上露出微笑。”

然而事发一个月之后,越来越多的争议开始涌现。

舆论开始反转。

有人说,这一切只不过是一场精心谋划的政治骗局

还有人说,卡沙是叛徒,被清算也是罪有应得。

可正如一位网友所言:

如果这位老人血债累累,请公布他的罪行。

如果没有,那么塔利班就是在滥杀无辜。

起码在拍视频的时候,他的目的很纯粹

“把大家逗笑”,仅此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去20年,电影里的救世主从未降临过阿富汗,秩序与和平更是痴人说梦。

有的只是军阀混战,滥杀无辜

在那里,人民的平均寿命只有45岁,将近一半的儿童都营养不良。

五六岁,本该是人生最幸福的年纪。

而在阿富汗,有不下12万的孩童已经开始打工。

他们做工、搬砖、挖矿、种地。

一工作起来,就是12个小时,不分昼夜。

他们的人身安全不被保障,每天工作都要做好赴死的准备,甚至还会遭受性虐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们眼中再普通不过的彩色气球,能让这里的小孩幸福上一整天。

还记得七十年代的阿富汗,妇女没有蒙着厚厚的沙丽,能自由地走在街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人聚会也会谈论诗和远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这景象只在首都出现,但起码那时的人们,还满怀希望。

而在战乱年间,提起阿富汗,人们的印象就只有战乱跟贫穷。

希望这一次,和平能真正降临在阿富汗,人民的生活能够早日回到正轨。

希望不久的将来,阿富汗这三个字,不再与“战争”挂钩。

作者:奶酪,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InsGirl(ID:iiilass),都市新女性的时尚生活美学杂志,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原标题:死前逗笑刽子手,阿富汗的悲剧,什么时候才能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