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敌到运河曲,聚歼夫何疑?试看峰山下,埋了戴之奇。”这是陈毅为祝贺宿北战役胜利而作的诗《宿北大捷》。

宿北大战(宿北战役)从1946年12月13日打响,至19日结束。我军全歼国民党整编第六十九师师部及三个半旅,共计2万余人,师长戴之奇自杀身亡。宿北大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在苏北地区的重点进攻。

为纪念此次战役,原宿迁县于1954年春建设宿北大战纪念馆。2016年,宿迁市重新建成陈列馆。走进位于宿迁市幸福路的宿北大战纪念馆,东门处有一组栩栩如生的群英雕塑。高33.12米的宿北大战纪念塔建于1963年,正面篆刻着陈毅题写的“宿北大战马陵山革命烈士纪念塔”。

纪念馆馆长林空介绍,新馆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通过图片、视频、实物以及多媒体特效等形式,全方位展示宿北大战的战斗历程。馆内1000余件文物中,有粟裕随身携带的皮箱,有缴获的国民党军队的军用电话机、美式枪支,还有广大人民群众支援前线的各种工具。

宿北大战胜利,毛泽东同志在贺电中给予充分肯定:“此战胜利,整个苏鲁战局好转。”1946年12月,《解放日报》和《大众日报》社论指出:“宿北大战的胜利,是苏皖解放区超过以前11次大捷的空前的大胜利,是整个爱国自卫战争中空前的大胜利”。粟裕在《粟裕战争回忆录》中这样点评:“宿北战役和鲁南战役这两仗是很重要的,打得很出色的。华中野战军主力北上与山东野战军会师苏北,初期作战告一段落,战场由前部转入纵深,这可以说是华东战区第一个转折的开端。宿北战役是胜利实现这一转折的标志。”

“宿北大战是陈毅和粟裕共同指挥的两军会合后的第一次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战略防御阶段的较大规模运动歼灭战。”宿迁市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连军介绍说,此战开创了解放战争初期华东地区全歼国民党军整编师的范例。

近年来,宿北大战纪念馆深入挖掘整理红色资源,精心打造教育主题,努力把纪念馆建设成广大群众培养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挂牌宿迁干部教育基地现场教学点、党员教育实境课堂示范点、首批省级党史教育基地……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宿北大战纪念馆也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寻访历史遗存、深入学习党史的重要基地。

今年6月,宿北大战纪念馆获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林空介绍说,这是宿迁市首个全国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年接待参观游览观众30万人次,对外广泛开展各类宣讲活动,对激发社会大众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纪念馆资深解说员桓艳介绍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史伟 朱文军

责编:刘雨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