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7年6月,香港回归的关键时期,英国军队竟然派遣了一支由34艘军舰组成的混编舰队,在中国领海附近徘徊。中国海军迅速进入备战状态,双方僵持72小时,互不相让。

显而易见,此次英国来势汹汹,然而日益落寞的“日不落帝国”,早已经不复当年的荣光。3天后,英国迫于压力撤离,我军兵不血刃解决了危机。

暴风雨前的宁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不得不依附于美国,于废墟之上重建国家。当年那个足以称霸全球的世界强国,已经化作泡影。

与此同时,位于东方世界的中国一改往日任人欺凌的颓废,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英国在与中国暗自较劲。英国凭借着曾经的辉煌占据着话语权,然而进入90年代后,中英双方的实力对比发生变化。

1997年,香港即将回归,这也标志着中国将百年来的国耻尽数洗刷。一代强国沦落至此,在香港问题上节节败退的英国始终心有不甘。与此同时,一个颠覆中国的阴谋悄然酝酿…

1997年6月,中国就香港回归的相关问题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此时海军守卫舰队突然接到了上级发布的命令:为了显示强大的海军实力,英国计划在香港回归前夕,派遣一支特混编队,对亚洲国家进行“友好”访问。

据悉,英国的特混编队由34艘护卫舰以及综合补给船组成,负责巡航等任务。

显而易见,在如此关键的时刻,英国此举颇具挑衅意味。所谓的“友好”访问,是海上战争的号角。而英国想要访问的亚洲国家,也仅仅只有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25日,驻守在三亚的海军护卫舰大队的战士们正在开班会,突然听到广播中传来:“紧急备战,紧急备战!”战士们面面相觑,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却还是以最快的速度集结完毕,登上了停靠在码头的舰船“常德舰”。

原来,经过前方守卫战士报告,一艘来自英国的护卫舰和补给船正在向我军海上基地行驶而来,双方距离只有30海里。此时距离香港回归仅有5天时间,不容许任何意外的发生。

如此,上级迅速下达命令,要求我方军舰实时跟进英国船舰,给予严密监视,必要时进行精准打击。

接到命令后,“常德舰”紧密跟踪英国船舰,然而对方并无大动作,战士们也逐渐放松下来。

第二天早上,我军按照原定计划,驾驶着“宜宾舰”,前往指定地点进行军事演习。战士们原本计划演练完成迅速返港,却未预料到,演练途中突发意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午10时,“宜宾舰”接到消息:迅速结束训练,以最快的速度穿越潜训区,前往上级指定地点。

于我军而言,潜艇训练区至关重要,为了以防万一,上级禁止我方军舰在训练时穿越这一区域。

而今为了争取时间,基地直接发布了横穿的命令。此时战士们意识到,英国船舰给我军带来的威胁,似乎比想象中更加严重。

“宜宾舰”逐渐靠近预定海域,雷达兵随即报告:我军发现了目标。船员驾驶着“宜宾舰”向着目标靠近,果然发现了两艘大型的船舰。

不久后,“宜宾舰”的舰长发布命令,战士们进入一级备战状态。随着我军不断接近目标,形势也逐渐明朗起来。

正如我军预料的那样,逼近我国领海的,正是此前的英国护卫舰和补给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争局势,一触即发

英国船舰未经允许擅自徘徊在我军领海附近,已经违反了相关规定。我军海军副参谋长命令手下:“向他们发信号!”

与此同时,我军战士打开国际频道,向英国军舰发出警告:“这里是中国的经济专属区,请你们离开”。

令人们意外的是,英国军舰不仅无视我方警告,还宣称自己的航行路线符合规定。

不久后,我国军舰观察员意识到,英国舰船正在加速向我国海域行驶。彼时英国军舰与我国军舰的航行速度不相上下。

也正因如此,英国护卫舰、补给船与“宜宾舰”几乎齐头并进。与此同时,英国不断变化着护卫舰和补给船的位置,我军始终密切观察,伺机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夜晚,为了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宜宾舰”与英国护卫舰和补给船拉开了大约20海里的距离。

尽管这样的距离给我国军舰的跟踪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但在危险高发期,任何一名战士都不敢松懈。

“宜宾舰”严阵以待,一个晚上过去,天空大亮,战士们正欲松一口气,更加危险的情况来临了。

此时密切关注着护卫舰和补给船动向的雷达兵突然报告:“英舰队解散,正在向着相反的放行各自离开”。英国舰队已经与我军对峙一晚,如今突然解散,其中必有阴谋。

显而易见,我军只有“宜宾舰”一艘船舰,英国此举意图分散我军的注意力,随后各个击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宜宾舰”跟上战斗力更加强大的护卫舰,护卫舰的航行速度稍稍快于“宜宾舰”,如此护卫舰将“宜宾舰”甩在身后,补给船随后赶来,便会将我军包围,形势必然危急。

深思熟虑后,海军副参谋长命令“宜宾舰”跟踪速度稍慢的补给船。

不久后,战士们报告:英国护卫舰绕行一周,再次接近我国“宜宾舰”。“宜宾舰”与英国舰队再次周旋,而此时距离双方对峙,已经过去了整整40个小时的时间。

狭路相逢勇者胜

第四天早上,中英双方高度紧张的态势已经持续了三天的时间,此时双方的战士都已经疲惫不堪。

上午8时,英国护卫舰似乎突然放弃了试探,命令船员加速向我国“宜宾舰”行驶而来,颇有同归于尽的意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宜宾舰”舰长见此状况,命令手下减慢速度,观察英国军舰的意图。不久后,掌舵的战士询问:“舰长,要不要规避?” “按原定路线航行!”“宜宾舰”舰长坚定地回答。

此时双方军舰的行驶速度都已经加快,如果继续维持,两方军舰必然相撞,后果不堪设想。然而在两军对峙的关键时刻,为了国家尊严,为了主权,任何一方都不能首先退让。

英国护卫舰和“宜宾舰”之间的距离逐渐靠近,转眼间只剩下了100米的距离。如果双方继续行驶,两艘军舰撞击,最终的结果或许是舰毁人亡。

战士们紧张不已,手中牢牢抓住可以依靠的物体。纵使心中万般恐惧,“宜宾舰”的每一位成员都眼神坚定,视死如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士们静静等待着两方撞击后我军下一步的反应,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巨大的冲击力却始终没有产生。不久后,观察员来报:英国护卫舰已经与我军擦肩而过。

原来,在两军即将相撞的关键时刻,英国护卫舰转变了航行角度,在距离“宜宾舰”右船舷十几米的地区与我军擦身而过。

自此,中英双方对峙72天的惊险时刻落下帷幕,英国舰队随即离开中国海域,我军兵不血刃,赢得了此次中英之战的胜利。

中英此次战争几乎一触即发,归其原因,主要是香港回归问题的争端。事实上,在英国军舰来犯前,中国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英国并无逾举行为,双方相安无事,我国将继续维持与英国的友好关系,和平收回香港。如果双方发生激烈冲突,我军将直接出动海陆空军队,彻底将英国赶出香港。

幸运的是,我军在对峙关键时刻保持着绝不退让的信念,最终赢得了72小时争斗的全面胜利,成功收回香港。

事实上,中国与英国在香港问题上的争端由来已久。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逼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香港就此与中国分离。

多年来,英国一直以租借的名义强占香港,期限无止。于中华民族而言,香港,一直是遗憾与不甘。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曾经在香港地区驻扎了部分军队。从中英双方的实力对比来看,我军如果发动进攻,有着压倒性的优势。

驻扎在香港的英国军队显然意识到了事情的严峻性,一番考虑后,香港总督甚至已经做好了撤离的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野战军挥师南下,战士们整装待发,解放香港近在咫尺。在此关键时刻,毛主席突然发布了命令:此时还不是中国收回香港的最佳时间。

中国人民解放军刚刚赢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台湾问题尚未解决,这才是中华民族统一大业的重中之重。

香港已经被英国抢占了百年的时间,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惨遭破坏。

此前英国与清政府签订了租借协议,如果中国强行收回香港,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将大肆制造舆论,陷入我国于不利。中国应该以合法的方式收回香港,彻底消灭英国等国家的在华特权。

1982年,距离双方租界合同结束仅剩15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就香港问题展开谈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英国的强硬态度,中国绝不退让,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中国是穷没错,但中国人打仗不怕死!”

在此后的两年时间,中国与英国展开了20多次谈判。经过中国的不懈努力,1984年,中英双方签署联合声明,中国将于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的主权。

英国对此耿耿于怀,背后小动作不断。1997年,英国海军舰队的34艘舰船前往中国附近,他们在中国领海附近反复徘徊,阻止香港回归中国。

面对英国的挑衅,中国迅速做出反应,南海舰队、广州军区的前线部队提升战备等级,做出万全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宜宾舰”大获全胜,中英三天对峙落下帷幕。

结束对峙后,英国特混舰队派舰船到香港接回查尔斯王子等人,南海回归平静。后来,“宜宾号”等中国舰船也回到自己的岗位,继续完成护卫任务。

百年之后,英国的“日不落帝国”已经不复存在,东方古国中国强势崛起。紫石英号事件、1953年中英珠江口对峙、1997年中英三天对峙,中国皆大获全胜。

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回归中国,我国百年国耻尽数洗刷,迎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