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戴本孝 《山水册》

又到了各种高研班、导师班招生报名的季节。有多人咨询:上哪一家的班好?我了解了北京各种班的教学情况,却难以推荐。都是成年人,我建议你自学。现在网络、通讯方便快捷,教学资源丰富而开放。所谓自学就是跨过当代,直接向古人学习。自学不仅可节省几万元的学费,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因选择不当而被歪嘴和尚念错经,误入歧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梅清 《黄山图册》

“师古人”与“师造化”历来被奉为学习中国画的两条重要途径。就具体操作方法而言,“师造化”主要是通过观察物象、游历写生来实现; “师古人”则是指通过观摩传统经典、临习范本来学习的过程。有此二途,再加上画家本人的体察领悟与意绪融入,慢慢便会学有所成。

而对于刚涉画道、始习技法的初学者,或者画艺还没有达到相当水平的画家来说,“师古人”是更为重要的途径。

中国绘画源远流长,且不论先秦自两汉间已有一批出色的岩画、壁画、帛画作品留存至今,仅从东晋顾恺之,唐代吴道子、王维算起,经唐、宋、元、明、清乃至近、现代的积累,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中国画经典。这是历代画家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是我们“师古人”的教材与宝藏。

然而,“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面对数量如此可观的传统经典,我们不可能一一逐件临习,这就面临一个“取舍”的问题,究竟该从中选取哪些作为我们“师”的对象呢?我们要选择最上乘的、最有代表性的,选择那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为大多数人所共同认可、推崇的传世名作。只有从这些最优秀、最上乘的作品人手,观其笔意、师其度法,才能使学习者一开始便能取法乎上,与一流的大师展开精神对话。从而将自己的艺术起点建立在相当的高度之上,如此方有高屋建瓴、事半功倍之效。

比如画山水,要注意对山石、树木、云水、舟桥、楼阁亭榭及点景人物之局部细节学习与临摹,同时对用笔、用墨、用色、用水加以体会,对于线条、皴法、点苔及用笔的连贯性、节奏性的把握。

学画一般从小画入手,古画里册页小品很多,中国画自初创伊始,千年以来,与书法、诗文有着无尽的联系。自摩诘、东坡和“二米”以降,或以文助画,或以画载文,或寥寥几笔,或兴致所至,往往都会相得益彰,无不透溢出强烈的“文性”、“诗性”和“个性”。在临摹之余从中体会其意境与情趣。小作品往往在各方面都经得起推敲,作品中的技术含量也让人叹为观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宽 《雪景寒林图》

但凡笔墨考究、精妙的画家,往往更钟情于小品册页,他们往往善于在咫尺之间尽情挥洒而游刃有余,能利用有限的空间,充分展示和演绎天地万物至大致美的境界。小品不仅具有小中见大、以微观宏的视觉功效,还具备了一种“管中窥豹”或“一叶知秋”的哲思功能,更容易体会出作者道行修炼的高低深浅。若细细品来,倪瓒、沈周、青藤、八大等无疑都是将小品把玩到极致的高手。

古代经典也有大量不朽的恢弘巨著,如范宽的《雪景寒林图》,董源《溪岸图》,李唐的《万壑松风图》,沈周的《庐山高》等等。学习都是循序渐进,由易入难,临摹大画主要是研究画面构成、画面处理,所以临摹大画要放在学习阶段的后期。

学习传统不能局限于一家一派,要放眼广阔,清人刘开说:“夫天下有无不可达之区,即有必不能造之境。有不可一世之人,既有独成一家之文。此一家者,非出于一人之心思才力为之,乃合千古之心思才力变而出之者也。非尽百家之美,不能成一人之奇。非取法至高之境,不能开独造之域。”画亦如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董源 《溪岸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