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在云南这个多民族的省份,自然也处处有他们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族人信仰伊斯兰教,而教派经典《古兰经》中强调禁食猪肉,因此他们将一腔热情对准了牛羊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专注便创造出许多令人咂舌称奇的清真美食,尤其是牛干巴,简直是被做出了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就跟着小象去看看「那些美味的牛干巴」。

牛干巴

牛干巴是云、贵、川、渝常见的牛肉腌制食品,在云南尤其多见,云南回族同胞们更是擅长制作和烹饪牛干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年秋冬季节,回民们选取肥壮牛肉的后腿等优质部位做干巴,腌料中除了食盐以外,也会根据自家口味添加花椒、辣椒粉、五香粉等,揉搓拍打至入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便可放置在阴凉处风干,等到需要的时候再取出烹饪成美味佳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腌制食品,牛干巴具有味美易保存等特点,牛肉本身的韧性赋予了它非同寻常的口感,更讨人欣喜。经过回族人民的精心烹饪后更添无数风味。

油炸干巴

油炸干巴是所有吃法中最为常见的,并且制作过程十分简单,将干巴切片后入锅油炸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干巴那被风干收藏的香味经过油脂的激发,完全飘了出来,那沁人心脾的香味来源于岁月的沉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油炸干巴还干巴以最初的味道,不仅是回民们最爱吃的日常菜,也是招待客人的不二之选,尝过一次便能明白它的美妙之处。

油淋干巴

牛干巴在出锅后会因为用餐时间长而变冷、变硬,就连香味也减少了很多,油淋牛干巴恰好弥补了这个缺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泡在油中的牛干巴可以较长时间保持热度和柔软度,干巴的鲜咸混着油脂中的脂肪香味阵阵飘出,令人垂涎欲滴。

爆炒牛干巴

相比起油炸,爆炒牛干巴香料更多,比如辣椒、酱油、姜蒜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锅后的干巴香味伴着辣椒的辛辣钻进鼻子里,闻上一口就让人觉得上头,欲罢不能。

牛肝菌炒牛干巴

含有牛肉味的牛肝菌遇上了牛干巴,两相融合之后香味更上一层楼,使人一时分不清那香味是菌子的,还是牛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焦香的牛干巴与软嫩的牛肝菌融为一体,有「吃了不上火」的好处,干巴干而不焦,很有嚼头。

酸笋牛干巴

除了回民以外,傣族同胞也喜爱吃牛干巴,由于西双版纳常年炎热潮湿,喜食酸辣的傣族人民们在牛干巴中加入了酸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腌制食品日积月累得来的厚重气味遇上酸笋亦臭亦香的风味,傣族、景颇族的兄弟姐妹们全都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难以描述的风味飘散在空气中,整张桌子都被那味道所覆盖,但对于不会吃酸笋的人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还请大家谨慎尝试!

人类对于美食的追寻其实是对美好的追寻,世界各地的人们的饮食习惯被地域、气候、文化影响着,但相同的是那一颗对于美好无限向往的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何时何地,都别忘了吃一顿好,慰劳一下辛苦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