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过就是个孩子,能有多坏?”在大多数人眼里看来,孩子都是天真浪漫,纯真无邪,善良的,孩子才那么小,他们对于外界的接触基本为零。

因此多数家长会觉得“人性本善”,孩子必将是非常懂得体贴人,非常懂得为他人着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荀子却认为“人性本恶”,每个人基于对自己生存的本能,都会有求生欲,也会有自私的一面。那么到底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一直都没有一个讨论出来的确切的结果。

在孩子天真可爱的外表下,他们的内心也会是天真善良的吗?答案也许会让一些人有些意外。

前段时间一位老师分享出来了小学的毕业册,该老师配文:“从没想过我教出来的学生会是这样子的,我甚至于都怀疑我到底应不应该继续当老师了!”一开始有很多人都还觉得这个老师是想要炒作一番,结果看清楚了内容之后,却都陷入了沉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师分享的是自己班上的毕业相册,而让他感到意外的,仅仅只有其中一张毕业语录,这位老师分享的是班上一位胖胖的男同学的同学录。

这个男生虽然身材有些略胖,但是开朗活泼,平时非常的热情,经常会帮助班里的同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以为这位男同学在班里应该是很受欢迎的,但没想到看完了他的同学录之后,老师却一时间陷入了沉默当中,甚至于对自己的教学生涯都产生了怀疑。

在这位男生的同学录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很丑”“永远不见”“谁想和你约会”“想打你”等字样,一看就会让人觉得非常的伤心,失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些非常伤人的字眼却同时出现在了这一张小学生的同学录上。老师继续翻看了后边的同学录,发现有很多同学录都有相类似的恶言恶语,一时间这位老师开始觉得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不是错了。

为什么现如今的孩子似乎是在字里行间充满着满满的恶意,现如今的孩子究竟是怎么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不论是谁看到这样的话语,都会忍不住发出这种疑问,如今的孩子之所以会被养成这样,和父母对孩子的错误教育方式也是脱不了干系的:可能源自父母的3种“错误教导方式”

一、父母过于势利眼,拜高踩低

都说父母是给孩子指路的明灯,如果说父母能够让孩子养成正确的价值观,那么孩子势必也会有正确的价值观,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现如今的情况是,有很多父母自己都非常的势利眼,喜欢拜高踩低,平时常会告诫孩子不应该和哪些人玩,应该和哪些人玩,这就让孩子们产生了一种畸形的交友观。

在这些孩子看来,凡是不完美的人都是没有办法和自己交朋友的,而大多数的孩子都倾向于和那些学习成绩好,长相好看的人交友,原本是同一个班的孩子,但是有些人却会对他恶语相向,这其实也是因为父母没有起好榜样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父母对孩子的错误引导

其实相信作为父母的我们,平时都有跟孩子聊起过交朋友的这件事情。

父母会在无意识当中给予孩子错误的引导,比如父母常会对孩子说:“要和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做朋友,要和那些长相漂亮的孩子到一块玩,只有这样自己才会越来越优秀。”

父母的这种做法本身是好意,毕竟我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更加优秀。但是由于父母在无意识当中,会让孩子觉得只有那些学习成绩好和长相漂亮的人才是值得自己交友的,那些不漂亮的学习不好的同学,就不值得跟他说话。

久而久之,孩子的心里就会形成一种错误的待人处事的方式,那么他们就会对别人恶语相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很少关注他人的感受

那些善良的孩子,他们往往会考虑到他人的感受,会仔细考量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会换位思考。

而现如今有些孩子却是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很少会关注别人的感受,原因就是现在的父母对孩子太过于宠溺了。

所以导致有的孩子性格越来越嚣张跋扈,在说话之前从不会考虑他人的感受,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殊不知自己说出来的话,却经常会伤害到别人。

想要让孩子能够变得更加优秀,优异的学习成绩,漂亮的长相这些都是其次,最主要的还是要让孩子有一颗善良的心,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另一点就是,如果孩子受到了他人的冷暴力或者是语言的伤害,要教会孩子一笑置之,佛系对待。因为每个人的想法不同,待人处事的方式也不一样,自己无法做到让每个人都喜欢,所以,自己开心快乐最重要,对他人好,自己心里快乐就好。

你认为小学生们有这样的言语,究其原因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