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盗君(谢绝抄袭)

题:“精神病院”自制月饼被炒成网红:一盒卖上千元,什么人会去买?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是吃月饼,然而如今的月饼,是越发吃不起了。

今年的中秋节还没到,有一款月饼就已经被精致人士炒作成了“网红款”,其售价也是一路飙升到令人望而却步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东西之所以能被炒作成“网红”,那么其身上一定要有能让拥有者“显摆”的标签。

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个同样的传说,你可能对城市地图一无所知,但是对于“精神病院”所在的位置一定耳熟能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宛平南路600号”就是上海人口耳相传的那个“传说”,这里是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也就是大家通常所指的“精神病院”。

最近,该院自制的“职工月饼”在网络上火了,很多热衷网上冲浪的年轻人不停在社交媒体刷屏,甚至不惜花高价从黄牛手上购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款月饼除了高颜值之外,最让网友们疯狂的一点就是月饼上盖的戳: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就是这么几个字让这款月饼有别于其他食品厂家生产的月饼,成为它身价飙升的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人爱玩梗,爱高逼格,“精神卫生中心”几个字就成为了这种与众不同的“逼格”。

年轻人趋之若鹜,他们给月饼起名“精神饼(与精神病同音)”,并给每一种口味命名,什么“防抑郁”、“抗焦虑”、“防脱发”……

很多“网红款”都是这么跟风而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更多人都想要买一款这样的“新晋顶流”、“网红月饼”来拍照,而该月饼身价也不断水涨船高。

其实,这个月饼就是该精神卫生中心的自制月饼,只在员工内部食堂“自产自销”,凭饭卡限量购买,并不对外销售。

这样也导致其一价难求,原价几十元一盒的月饼被炒作到数百元,甚至上千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职工们原本可以美美地享用一下这些月饼,可如今吃的都是“金子”,很多人都舍不得吃了,有的人甚至拿到二手交易平台去卖。

“宛平南路600号”几个字也成为了正品保障。

“吃一口‘精神饼’,人就变精神”,年轻人们想尽办法也要让自己朋友圈的照片里出现这几个字,甚至有些网红还专门跑去精神病院门口打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网友们也是各抒己见。

有的网友认为:这些人是钱多撑的吗,这月饼吃了就可以直接进宛平南路600号了。

也有网友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花自己的钱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怎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款月饼原价8元一个,说明食材并不贵,后面被炒到上千元明显就是“收智商税”了,联想到“精神卫生中心”的实质,这件事就更显得荒诞。

“精神病院”是一个严肃的地方,它不该成为大众的调侃,也不该成为无知年轻人的炫耀和消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众们关注到“宛平南路600号”,应该是对精神病人的关心,是对精神类疾病认知的推广,而不是以这样一种“滑稽”的方式。

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了解社会新鲜事,记得:点个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