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海外疫情叠加芯片短缺的双重因素冲击下,国内汽车市场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弱势合资品牌游走于退市边缘,部分主流合资品牌也受困于供应链不畅,陷入产能受限、销量下滑的尴尬局面。同样背景下,自主品牌却逆势上扬,开拓出别样一番景象。
数据统计,7月份,中国本土自有汽车品牌的市场份额从1月份的36.5%升至46.3%。可以看出,今年以来国产车市场份额基本一路走高,尤其是5月份至7月份,上涨的势头非常明显,7月份达到今年最高的46.4%。也就是说,7月份国产车的销量已经快占到整个市场的半壁江山了。
那为什么在这场世界性的芯片危机中,国产车为什么能应对得更好,而且还能逆势而上呢?
芯片短缺对任何车企都是不小的挑战,但国产品牌相比合资品牌却应对的更好一些。与合资、进口车企相比,自主品牌的体量仍然较小。大众、丰田都是年产千万辆级别的巨无霸,而吉利、长城年销量约为100多万辆,船小自然好调头,有更多的调整空间。
海外芯片紧张,合资车企又不愿意相信国产芯片,国产芯片大多不在他们的采购范围之内,自然造成产能下降。但是缺芯危机面前,国产车企就灵活地多,更愿意给国产芯片厂商机会。近几个月来,国产芯片厂商的业绩和股价,也正以火箭般的速度在飞速增长。
当然,国产车市场份额的大涨,也绝不仅是因为芯片危机。
不可否认的是,自主品牌曾经很弱。中国的乘用车工业从上世纪90年代才算正式开启,中国市场长时间里都是合资车和进口车的天下。当时邻国日本与韩国汽车早已在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畅销五大洲十余年,研发能力、品控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市场营销能力都遥遥领先于自主品牌。与汽车工业大国德国和美国相比,差距更加明显。
然而,时代变了。国产车企虽然造车历史短,但是励精图治,发展速度却相当迅猛,尤其最近几年自主品牌完全甩掉了只会模仿外观,没有核心技术的窘境。车辆外形越发时尚好看,内饰科技性不断提高,发动机技术上也实现了飞跃式的进步。再加上95、00后年轻购车群体已不再盲目追求海外品牌,对国产品牌的认同感也更强。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里,国产车系先发制胜,已占据了大半壁江山。
这一方面得益于大环境国家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更有赖于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其自身品质与体验的不断提升,如保值率、续航性、安全性等都有了质的进步,越来越能符合当代消费者对于车辆全方位的需求。
诚然,目前合资车相对国产车在品牌上的优势确仍然还在,但这种相对优势正在快速缩小。小编期待不久的将来,开合资更有面子的“畸形”消费理念,将会彻底成为过去时。
国产车销量不断上扬,背后是自主品牌硬实力的稳步提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新能源时代,国产车企一扫燃油车时代几十年的颓势,开始不断在全球市场攻城掠地。在掌握了核心技术之后,国产车企定能在全球市场掌握主动权。
热门跟贴